秀山郡郡城岌岌可危,眼看破城在際,陳豐眼中,流露一絲喜意。
只要攻下了秀山郡,黎朝進可襲擾雲國京師中慶城,退可截斷雲國邊軍後勤補給,最起碼也能收回被奪去的四州之地,洗刷邕州一戰的恥辱!
對於已經將邕州之敗當做了心魔的陳豐來說,此戰,他必須獲勝!
可眼看黎朝奮勇之士就要攀登城牆之上的時候,一陣突如其來的長嘯之聲,響起在黎朝大軍的斜後方。
這長嘯之聲氣息悠長,宛若龍吟,聲震四野,在這嘈雜紛亂的戰場之上,依舊很清晰的傳到了每個人的耳中。
無論是牆頭之上殘存的守城部隊,還是攻城的黎朝大軍,此時皆是下意識地扭頭投去。
就見遠方,蕭承俯身戰馬之上,面露睥睨之色,一馬當先,衝殺而來。
一身華麗的銀色鱗甲,其上飾以金龍。曜日盔上,赤色羽纓引人矚目,身後白色龍紋錦袍披風隨風飄蕩,更是將仇恨值拉的滿滿的。
蕭承身後,是數名禁軍校尉,此時正玩命地狂追,急得都快哭出來了,連連高呼道:
“陛下,危險!”
“陛下,快回來!”
“求您了陛下,快回來吧,危險啊!”
蕭承充耳不聞,眉宇之間,顯露睥睨縱橫之豪情,縱馬疾馳之際,抽出怒龍劍,劍尖上指,高聲喝道:
“隨朕殺!”
主將帶頭衝殺,本就是極為提振士氣的舉動。
而此時,蕭承以皇帝之尊,領頭衝殺,先不管是不是腦子發熱。但其舉動之間透出的昂揚蔑視之意,讓身後的禁軍、苗兵,皆是熱血沸騰。
楊大眼心中激昂,環顧四周,然後一把搶過儀仗中的黃羅蓋傘,高聲道:
“陛下,天子儀仗豈可缺?今日我大眼僭越,斗膽為您持傘!”
說罷,楊大眼也不騎馬,雙腿邁開,持著這巨大的華蓋,身形卻比那奔馬還快步,迅疾如風。
在旁人眼中,楊大眼的身影,好似成了一道虛影。不過眨眼之間,便已經掠過那追趕護駕的數名禁軍將校,直朝蕭承追去。
禁軍見自家陛下和將領都衝了,胸中熱血沸騰,二話不說,喊殺之聲,緊隨而去。
苗兵皆是哀牢族部族出身,對蕭承這個算半個族人,還肯善待他們的新皇帝,好感本就不低。而且半獵半耕部族,對英雄更是敬佩。此時見蕭承單騎衝陣,心中亦是動容。苗兵齊齊嘶吼一聲,衝殺了出去。
八千僧兵站在原地,一臉的茫然無措,紛紛看向為首的大和尚。
為首的大和尚輕嘆一聲,眉目慈悲,低頭輕宣佛號,然後道:
“欲修正果,需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奮勇殺敵,此為報四重恩中的國家恩,佛祖亦能體諒我等!”
眾僧聞言,微微低頭,齊宣佛號。
大和尚抬頭,抄起一旁的巨大禪杖,面上流出壓抑許久的興奮之色,脫口而出:
“殺……咳咳咳,不,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說罷,領著一眾僧兵,順勢殺出。
陳豐看著蕭承一身華貴鎧甲,單騎衝殺而來,又瞥見那象徵著帝王權威的黃羅傘緊隨其後,頓時一愣。
片刻之後,陳豐猛地反應過來,眼中盡是溢位的狂喜之色。他抬起因激動而顫抖不已的右手,指著蕭承,急聲道:
“快,拿下此人者,封爵賞地,與國同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