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冒險者號的身板,雷蒙姑且還是有自信的。
尤其是在確認了一眼對面那艘星際貨船的外形之後。
適用於宇宙環境的星際貨船,本身強度當然不低,但是他們的星際貨船,基本都是在這個基礎上,考慮到之後可能發生的武裝衝突,又適當的加裝了一層防禦裝甲板的。
相較而言,對面的星際貨船就沒做這一層改裝,正面硬碰硬,他們根本不帶慌的。
當然,這麼改的缺點,就是船身重量明顯上升,最後直接影響到機動力和靈活性,而這些正是對方的優勢。
對面的星際貨船如果沒打算跟他們衝同一塊地盤,那還能憑藉著這一份優勢避開。
但在雙方都盯上了這一塊地盤,並且誰都沒打算進行退讓的情況下,雙方艦船必然發生正面碰撞。
在他們所處的這塊區域,在位置上他們距離更近,這算是他們的優勢。
但對方機動力佔優,在高速衝刺的過程中不斷拉近距離,最後竟是形成了一種和他們並排衝刺的局面。
同時,兩船之間的距離還在不斷拉近。
雷蒙命令早就下過了,而他們裝甲又厚,控制室這邊,自然是根本不帶慫的,說撞就撞。
說到底,星際聯盟委員會只規定了開拓者不能在地球外爆發戰鬥。
同時禁止攜帶星際戰艦這種能在宇宙空間直接發動上位打擊的軍事單位,以及能在千米以上的高空進行作戰的戰鬥單位而已。
而這一條,從頭到尾都沒有說你們不能在千米以上的高空爆發武裝衝突!
在這個前提下,星際貨船算是戰鬥單位嗎?
顯然不算,一艘沒有進行過軍械改裝的星際貨船,只能算是運輸單位!根本不在星際聯盟委員會的禁止列表之內!
同時你要搞清楚,星際聯盟委員會制定這一條規定的根本原因,是在於想要避免悲劇重演,不想給地球的生態環境,帶去毀滅性的打擊,而不在於你們會不會在地球內部打的死去活來。
說話間的工夫,誰都沒有打算退讓的兩艘貨船,很快就要徹底撞上。
誰知就在下個瞬間,一個半透明的護罩突然罩住了對面艦船,看的雷蒙眼皮一跳。
這一刻,他算是知道對方為什麼有膽子撞上來了。
相較於防禦裝甲,能量護罩的優勢在於輕便,裝配一個能量護罩,基本不會給一艘艦船增加多少重量。
也就是說,不會對艦船的機動力和靈活性構成明顯影響。
這個優勢本身在戰場上,就已經是至關重要了。
但缺點肯定也是有的。
其中最勸退雷蒙的一點,就是貴,價效比肯定是遠遠比不上便宜的防禦裝甲的。
在這個前提下,能量護罩的維持,毫無疑問的是要消耗艦船能源,護罩一開,艦船的持續作戰能力必然明顯下降。
因此,在資金有限的前提下,雷蒙無疑是選擇了防禦裝甲,大不了每次打完之後修一修嘛,修修補補,又能多撐兩輪,實在撐不住了,就把壞掉的那塊防禦裝甲給拆了換新的。
別說是短期了,哪怕是從長期來看,防禦裝甲和能量護罩相比,那也是便宜的。
畢竟,你不會以為能量護罩是不會壞的吧?
別忘了,越是精密的東西,就越容易壞,能量護罩當然也不例外。
壞掉之後,基本上修一次就不便宜。
如果需要換零件,那更是巨貴!
假如你非常有錢,那你完全可以什麼都不考慮,直接裝配上能量護罩,甚至把防禦裝甲和能量護罩全加上。
事實上,許多軍艦就是這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