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第229章》
準備進入別人的家門時,首先要問一聲:有人在家嗎。
準備上堂屋時,聲音要平和大聲。
當別人問是誰時,就要將自己的姓名告訴對方。
如果只回答“是我”、“是吾”,對方就弄不清楚究竟是誰。
使用別人的東西,必須明確當面提請求,以徵得別人同意。
假如不問一聲就拿去用,這就是偷竊。
借了別人的東西,要在約定的時間裡歸還。
別人向你借東西,只要自己有的話就應當答應,不要小氣不借。
開口說話,誠信為先,答應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沒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隨便答應。
至於欺騙或花言巧語,更不能使用!。
說話多,不如少說,因為言多必失。
說的話只要切題恰當,切忌花言巧語。
尖酸刻薄的話,下流不乾淨的話,千萬不能說。
粗俗的市儈習氣,要徹底戒除。
對於自己沒有完全看清楚的事,不要隨便亂說。
對於自己沒有明確瞭解的事,不要輕易散佈出去。
對於不妥當的事情,不能隨便答應別人。
假如你輕易許諾,就會處在做也是錯不做也是錯的兩難境地。
凡是說話的時候,吐字要清楚而且流暢。
說話時不能講得太快,不能講得含糊不清。
有人說別人的長處,有人也會說被人的短處。
如果別人說的這些事情與己無關,就不要去多管閒事。
看見他人的優點或善行義舉,要立刻想到學習看齊。
縱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決心,逐漸趕上。
看見別人的缺點或不良的行為,要反躬自省,檢討自己是否也有這些缺失。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每一個人都應當重視自己的品德,學問和才能技藝的培養。
如果感覺到有不如人的地方,應當自我警惕,勉勵自己要奮發圖強。
至於外表穿著,或者飲食。
不如他人,則不必放在心上,更沒有必要憂慮自卑。
聽到別人說自己的缺點就生氣,聽到別人恭維自己就高興。
那麼壞朋友就會來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漸疏遠退卻了。
反之,如果聽到他人的稱讚,不但沒有得意忘形,反而會自省,唯恐做得不夠好,繼續努力,當別人批評自己的缺失時,不但不生氣,還能歡喜接受。
那麼正直誠信的人,就會漸漸喜歡和我們親近了。
如果無意中做了壞事,這就叫“錯”。
如果是有意地為非作歹,這就叫“惡”。
犯了錯誤卻能夠改正錯誤,就等於沒有做過錯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