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皇上交代,若您還想睡,得先用過早膳。”
連夢槐都見怪不怪,口氣揶揄了。
她紅著臉不答話,下榻更衣。
夢槐心情不錯,一邊為她套上水藍色的夏衫,一邊自顧自言:
“皇上和雲……國主他們,去了大壩,您……”
“大壩?”
見她面露疑惑,婢女解釋道:“趁熱打鐵,戴縣令命人今日就開工,許多村民自知被蠱惑犯了錯,青壯年均去幫忙了,您可要去看看?”
她想了想,搖頭:“不去。”
夢九頗感意外:“為何?”
她系妥衣帶,笑道:“他有他要做的事,我也有我的,不必時時刻刻在一起。”
彷彿被她的言論怔住了,半晌,夢九莞爾:“娘娘,您打算做些什麼?”
“小慧兒他們還等著我教認字呢,另外想打聽打聽百姓們對學堂的看法和要求,集思廣益嘛。”
“行,奴婢陪著您。”
邱明村熱鬧起來,每日工匠們來來往往,運送著砂石和泥土。
村民們說是幫忙,戴縣令毫不吝嗇的表示,事後會發放工錢,頓時引得一片感謝聲。
官民和平相處,事情似乎正往好的方向發展著。
不知是不是受了她的影響,楊逸養好傷,便主動擔起夫子一職。
在村子裡尋了一間寬敞的屋子,適齡的孩童均可前往,不收束脩。
她默默觀察了兩日,見對方並非一時興起,才放下心來。
周太傅那邊已有回覆,但建學堂不是一兩天的事,待大祁各地都辦起,恐怕也得一年的光景。
有正經的解元授課,當然比她教要好上許多。
不過,孩童們捨不得她,遂時不時會帶著零嘴去陪同旁聽。
“木謂之華,草謂之榮,不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
楊逸先是詳細的講解兩遍,然後領著大家,反覆朗讀背誦。
屋外初有蟬音,屋內書聲琅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