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玥絲毫不覺有愧,目不斜視。
他貴為太子,自是立於皇子之首,後面即是大皇子皇甫澤,三皇子皇甫辛,本該四皇子的位置,卻站著五弟皇甫瀾。
偏頭搜尋了一下,發現四皇子皇甫雋果然縮在角落,靠著柱子,半闔眼皮,勉勉強強在打盹。
似是察覺到什麼,皇甫雋微睜眼眸,與皇甫玥若有所思的視線對了個正著。
後者扯起一抹慵懶的笑,又闔眼眯去。
就是這樣的皇甫雋,他本是看不過眼的。
整日無所事事,惺惺作態。
可怎能想到,如今在他心裡,為數不多可以信賴的幾人當中,渾渾噩噩的四皇子竟佔了一位。
“啟奏皇上,臣以為如今天下祥和,常年運輸糧草給邊關,國庫恐會日益空虛,不如先撤一部分將士休養生息。”戶部尚書即蘇世景,上前覲言道。
乾清帝沉吟片刻,道:“李將軍,你如何看?”
李平腆著發福的肚子,道:“臣也認為,民為主,戰為輔。”
兵部尚書方恆在旁冷笑:“怕不是李將軍安逸慣了,都不願出這皇城了,又豈會知曉邊關近況。”
李平臉色微沉:“臣是為皇上分憂,方尚書莫要口出妄言。”
“好了。”乾清帝捏了捏眉心,沉聲道,“此事,再作商議。”
皇甫玥看了眼父皇疲憊的臉色,知道他心中其實早有定奪。
這個妄圖安逸的決定,差點毀了皇朝百年基業。
“啟奏父皇,兒臣想調邊關一人回京。”他不緊不慢道。
“何人?”乾清帝頗為驚訝。
“兒臣的摯友,蕭憶。”
“胡鬧!”乾清帝氣得咳嗽幾聲,“蕭統領手握重兵,怎可回京?”
太子居然如此糊塗,當眾稱與蕭統領是摯友,雖是未來儲君,但此舉也未免太過囂張。
皇甫玥並不懼怕皇上的怒火,依然平靜的說道:“蕭憶的父母年邁,多次請求兒臣代為轉達回京的意思,如今太平盛世,兒臣覺得時機到了,才向父皇稟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