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人不斷掙扎起來。
他雙手緊緊的抓著脖子上的白綾,試圖將白綾從脖頸上揪扯下來。
他的雙腳也不停的蹬踩在地面上,將地面蹬踩出了兩行深深的印跡。
內侍見此,越加用力收緊了白綾,秦大人感覺自己體內的氣力在一點一點消失。
終於,他的雙手漸漸垂下,雙腿也停止了蹬踩的動作。
見秦大人再沒了聲息,吉福向內侍點點頭。
內侍搬來方桌,抱著秦大人踩了上去,將秦大人脖子上白綾的另一端,綁在了房梁之上。
望著懸掛在房梁之上的秦大人,看起來就像是懸樑自盡一般,吉福滿意的點點頭。
吉福環視了四周一圈,命內侍將牢房內秦大人掙扎的痕跡抹掉,做出從未有人來過的假象。
又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擺在了秦大人腳下的方桌上。
隨後,他與重新端起托盤的內侍,二人轉身出了牢門。
第二日清晨,大理寺巡視的獄卒,發現了上吊自盡的秦大人,並從秦大人腳下的方桌上,發現了一封書信。
這封書信乃是秦大人的懺悔書。
秦大人在書信上面交代了,他是如何收買了曹參議,舉報了安王。
又是如何與西北軍營的宋將軍合謀,製造了假密函,一起陷害安王。
秦大人在書信上言,他對自己做下的事情很是後悔。
事到如今,他也不想再繼續隱瞞下去。
他對不起安王,唯有一死,來償還他欠下的罪孽。
大理寺卿連忙進宮,將書信上呈給了皇帝武城章。
皇帝武城章又在上朝之時,命大太監吉福,在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面前,誦讀了這封懺悔書。
吉福讀完,御座上的武城章立刻以袖掩面,悲慼道:“朕對不起王兄,令他蒙受如此不白之冤。朕不配做這大武皇帝,不配統領朝綱。”
朝堂上的眾大臣聞言,紛紛跪倒在大殿上,叩拜不停:“皇上節哀,此事乃是秦平濤作惡多端,皇上也是被奸人矇蔽……”
御座上的武城章與殿上的眾大臣相對傷懷、哭泣了一番,隨後頒下聖旨,昭告天下:
今已查實,安王與敵串通、謀逆之罪,實乃誣告。
現復還其安王封號,補入玉牒,著太常寺修繕其塋墓,並春秋致祭。
當葉北承回府後,將這件事情告訴杜嬋音時,杜嬋音當場喜極而泣。
她終於為父王翻案平反了。
父王如今得以沉冤昭雪,恢復了名譽,不僅能還歷史一個真實的面目,也能還世人對父王一個公正的評價。
父王如若泉下有知,也能安息了。
想想安王府男女老幼,那麼多條生命無端的枉死,杜嬋音心裡鈍痛。
歷來冤假錯案最是誤人性命,她只願今後的大武,能夠聖明官清,再無暗害誣陷之事。
安撫好了杜嬋音,葉北承又說出了,他帶回來的一個壞訊息。
原來朝廷派遣出了官員,去西北軍營捉拿宋將軍,可是到了西北軍營後卻發現,宋將軍早已經遁逃了。
杜嬋音聽後,又心緒不寧起來,宋將軍心機深沉、狡猾多端,定是發現了不妥,提前逃跑了。
雖然皇上已經下旨,為父王翻案平反了,可是抓不到宋將軍,她總感覺還會出什麼事情。
朝廷派來的官員,此時正在西北軍營中大發雷霆,“本大人奉吾皇之命,前來捉拿宋將軍這個叛賊。
爾等竟然如此陽奉陰違,不按調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