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初八,是祭祀祖先和神靈的日子,是祈求豐收和吉祥的日子。
在中原地區,臘八粥,又叫千家飯。據傳說,北宋末年,民族英雄岳飛,在河南八仙鎮抗擊金兵。正值寒冬臘月,數九寒天,士兵們沒有吃的。周圍的百姓,紛紛煮飯熬粥,送到前線,岳家軍打了個大勝仗。這一天就是臘月初八。為了紀念岳飛,人們記住了這個日子。
臘月的武昌,一樣的寒風凜冽,北風蕭蕭。今年的臘八,武昌的人們,不僅僅在家做起了臘八粥,泡上了臘八蒜,煮上了臘八面。他們還說起了武昌鏢局的比武。
臘月的時候,天地裡沒有莊稼活,人們都閒著。閒人本來就愛找點閒事做。現在,有實在的熱鬧話題,熱鬧事,他們自然不會放過了。
這一天,是個陰天。
雖然是早晨,天仍然黑沉沉的。人們起來的都挺早。祭祀罷了祖先和神靈,祈求了來年的幸福和安康。早早的吃過了臘八粥,他們就來到了大街上。三五成群的奔向一個地方。武昌鏢局所設的臨時的比武場。
“你說奇怪不奇怪?老張。老姚家總是弄些亂七八糟的事。”
“什麼亂七八糟啊!”
“上一輩的人,姚老大,跑到武當山當道士。沒幾年,送回來一個孩子。給老二當兒子養。到最後,大家才知道,孩子是老大的親骨肉。”
“這也沒有啥奇怪的啊!”老張說道。
“這孩子就是姚總鏢頭姚偉東。兩歲多,跑到武當派學藝。二十多歲吧,回家來,開起了鏢局。現在,成了最大的鏢局了。”
“人家有本事。你眼氣人家吧!”
“是啊。以前,姚家老向他們家借吃借喝的。姚家現在發達了,卻不大搭理他了。”旁邊有人說道。
“我才不眼氣他呢。他不就是有一個好爹嘛。武當派掌門。夠拉風的。江湖上,官場上,都給點面子。”那人繼續說道。
“聽說,朝廷都很看重武當派的。”
“那當然了。成祖爺一直敬著真武大帝呢!哪個皇帝敢不重視武當。”
閒人的閒話說著的時候,他們就不知不覺的到了比武場。
比武場在武昌東湖旁邊的一個教場上。教場是朝廷軍隊的演武場和點兵場。一般情況下,只有武昌府尹或是指揮使,才能使用。
現在,它卻成了臨時的江湖比武場。這就足夠證明,剛才那個人所說的,都是事實。姚總鏢頭的武當關係,可以讓武昌府尹給點面子。點兵場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用的。
點兵場裡已經是人頭攢動,水洩不通了。
佩劍的,帶刀的。
男的,女的,老的,小的,長袍馬褂的,短衣箭袖的。
賣瓜子花生的,賣水果糖梨的,賣生煎饅頭的。
看熱鬧的,湊熱鬧的。
最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覺得自己能耐不小的。
他們是主角。他們來這裡,不是湊熱鬧的,而是衝著越王劍,藏寶圖來的。
滿滿的希望,是不是會變成失望,誰也不知道。
擂臺就是教場原有的。
裁判臺上,有五張椅子。
楊崢和小喬從後面看過去。五個人,居然有三個,他們認識。
中間的一個,是擂臺的舉辦方,姚偉東。
只因為他要送出這把越王劍,他竟然轟轟烈烈的辦一場江湖武林盛會。場面大的足足引起兩京十三省震動。其影響,不亞於一個月前的關中地震。
他還是一襲員外服裝,他好像很喜歡這身衣服。無論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他都這樣。從容不迫,雍容文雅,自信滿滿的樣子。
左邊第一個,是少林寺的玄真大師,第二個,是武當派的正明道長。他們也從關中趕到這裡來了。正明道長的到來,沒有什麼可費解的,只是,玄真大師,怎麼也攪和進來了呢?
右邊兩個,楊崢不認識。
“最右邊,是青城派掌門人,白鬍子老頭陳瘋子陳元彬。挨著他的那個,是洛陽鏢局的總鏢頭王瑾濤。”彎刀柳巖說道。
“青城派掌門人怎麼會來這裡呢?”小喬也感到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