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大家都知道,可以輕鬆舉起比自己重幾百倍的東西,但為什麼人不可以呢?其實原理很簡單!”
“因為尺寸。”
“在物體尺寸發生變化時,長度、面積和體積以不同的速度變化,按比例放大或縮小的物體,其物理性質不再和原先的物體相同。
因此。
在肌肉強度不變的情況下,生物體尺寸的變小可以讓螞蟻成為大力士。”
這位名叫江虹的網友說道。
“等等!”
“什麼意思?”
“我不理解。”
楊塵產生了和網友們一樣的想法。
江虹發了個流汗的表情,解釋道:“假設人的身長為1.6米,螞蟻的身長為6.4毫米,螞蟻的身長是人的250分之一。
再假設螞蟻的身體結構和人一樣,那麼螞蟻腿部肌肉的橫切面的面積就會是人的分之一250分之一的平方),而體重是人的15,625,000分之一250分之一的立方)。
假設人的體重是60公斤,螞蟻的體重就應該是3.84毫克。
由於螞蟻腿肌的橫切面是人的分之一,而肌肉的力量大約和橫切面成正比,而人一般可以舉起相當於自己體重的重量,理論上螞蟻可以舉起人體重分之一的重量,那就是960毫克,是螞蟻體重的250倍!
所以,螞蟻用相對比較細的腿,就可以舉起比自己重100倍的物體。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許多昆蟲如螞蟻和蚊子可以有比較細的腿,而大型的動物如大象卻需要很粗的腿,因為動物的尺寸增加時,重量的增加要快得多。
大象如果沒有那麼粗的腿,就承載不了那麼大的重量,也無法移動。
電影《猩球崛起》裡面的巨型猿猴,有數層樓房那麼高,行動卻和真實的猿猴一樣敏捷。其實這是不可能的,要是把大猩猩按比例放大到10層樓高,它不僅不能跳躍,恐怕連走路都困難。”
“其實不僅是生物,這個尺寸的幾何原理對許多事物都有深遠的影響!<2.5。
能夠隨風飄揚,好像很輕,其實每個灰塵顆粒都比同體積的空氣重得多。
一個大氣壓下空氣的密度大約是每立方厘米1.211.25毫克。
而一般灰塵的密度都在每立方厘米2至3克,從衣服上脫落下來的棉纖維也有每立方厘米1.5克,都比同體積的空氣重1000多倍。
之所以它們能夠漂浮在空中,就是因為它們的尺寸很小,表面積和體積的比例變得很大,所以空氣流過時產生的磨擦力就足以把它們帶到空中。
物體小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在空氣裡“飛”起來,如果大到一定程度呢?
那就會逐漸變成球形。
就像地球平均半徑6364公里)和月亮平均半徑1737公里)一樣。
這個球形不是誰“做”出來的,而是簡單尺寸原理,幾何關係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