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返回地球。
楊塵檢視起知乎上的問題回覆。
可惜,一夜的時間過去,他知乎問題下面依然沒有什麼有價值的回覆。
一切都如同石沉大海,不起波瀾。
楊塵也沒放在心上。
若是問題一發出去就有回覆,他反而會懷疑是不是知乎出bug了!
他從沒把自己當作天選之子過。
他只是比一般人想的,準備的多一點點罷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檢視下賑災的辦法!”
上網查詢古代賑災資料,楊塵對災荒有了更深的瞭解。
其實自華夏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以來,災荒一直連綿未斷。
災荒多是自然災害造成的。
在“靠天吃飯”的古代社會里,自然災害對生產的破壞性不言而喻,稍有不慎便會釀成威脅萬千百姓衣食的災荒。
災荒貫穿了華夏數千年的歷史。
不定時出現的災荒,更是讓賑災成了歷代王朝繞不開的永恆話題。
歷史上的賑災案例,也是層出不窮。
楊塵這一檢視,頓時大有收穫。
比如,野史裡記載,和珅奉命賑災,往賑災糧摻沙子,讓災民“感恩戴德”。
和珅賑災成功,摻沙子的行為卻引起了無數網友的討論,不少人都認為這和大人貪歸貪,卻還真是個“體恤民生”的“大清良心”!
楊塵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檢視了無數賑災案例後,他對於大乾王朝該如何賑災也有了模糊的想法。
不過,想法歸想法。
大乾賑災的具體細節辦法,還需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不能盲目套用。
這便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辦法是有了,如何在不暴露自己的情況下,向大哥說明賑災的辦法呢?”
楊塵皺眉思索著。
他先前卜算的卦象為謙卦和乾卦,兩個卦象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便是要他謙虛謹慎,積蓄力量,所謂謙受益,滿招損。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楊塵並不希望暴露自己。
大乾藏龍臥虎,他既長生不老,又有趨吉避凶的卜算之能,又有了修行法,只要按部就班修行下去,遲早都能天下無敵。
“究竟該怎麼做呢?”
楊塵暫時沒有想到好的辦法。
“只剩下最後兩天時間了。”
……
第六天,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