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屋內漆黑一片。
只有手機螢幕的亮光。
楊塵卻不覺不聞,一眨不眨的盯著螢幕上《兩小兒辯日》的問題回答。
《兩小兒辯日》的問題廣為流傳,孔子的束手無策更為無數人津津樂道。
此後,許多人都試圖解答《兩小兒辯日》這個難題。
比如,東漢著名科學家張衡認為太陽將出或將落時,比較接近於地平面,地面背景較暗,故太陽顯得大而明亮;升到天頂時,天和背景一樣明亮,故太陽就顯得小了。
晉代的束哲則認為太陽初升和日中距人一樣遠,看來有大小之別,是因為物體刺眼不刺眼的關係,感覺刺眼則顯小,感覺不刺眼則顯大。
同時代的姜岌也同意束哲的這種看法,他還進一步講述了太陽在清晨呈紅色顯大,在中午呈白色顯小,是由於“地有遊氣”的緣故。
他們的回答都有某些道理。
也都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有所貢獻,但又都不算十分完整準確。
因為受當時科學水準所限,古人還不能徹底地解決這個“難題”。
直到現代科學誕生,這個問題才得到十分圓滿而正確的回答……
呼!
看完一個個回答,博取眾長,楊塵長長鬆了口氣,總算是搞明白了!
不過,即使清楚了問題的答案,他也沒有大意。
楊塵一直堅信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為了防止穿越之後忘記,他拿筆寫了好幾次答案。
等確認已經完全將這個問題完全弄明白後,他才徹底鬆了口氣。
“大功告成,該檢驗一下睡覺是否是穿越第二世界的媒介了。”
楊塵雙目緊閉,靜靜躺在床上,心中卻很不平靜。
對於穿越第二世界,他目前唯一能肯定的就是魂穿。
他不知道兩個世界時間流速如何。
也不知道他會不會有暴露的風險,畢竟……那邊隱隱有超凡力量存在!
可越是想睡,反而越睡不著。
楊塵在床上翻來覆去,輾轉反側。
明白越是心急越是吃不了熱豆腐,他躺在床上,試著放鬆身心。
想象自己處於一種舒適的狀態中,這是他在知乎上看到的快速入睡的方法。
不知過去了多久。
一陣寒風吹過,窗戶嘎吱作響,楊塵睜開眼睛,發現他已回到了藏書閣。
“過去了一段時間,還是說穿越時第二世界的時間處於靜止狀態?”
古代沒有手錶。
楊塵不記得先前穿越的具體時間,只模糊感覺時間並沒有過去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