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搖了搖頭,表示也不知道。
司馬嶽見皇上也不知道,而且皇上臉色灰暗,便告訴皇上要多多休息,隨即便退了出去。
司馬嶽走後不久。中書令劉惔來看望皇上。由於劉惔是當朝最有名的名士,素以講玄著稱,皇上於是把這個事告訴了劉惔。
劉惔聽了以後,沉默了一會,隨後又大笑了起來。
“社稷有幸、社稷有幸啊。“劉惔連連說道。
皇上不解,便問道。
“難道劉愛卿知道這話的玄機?“
劉惔笑了笑。
“這塗山氏助夏禹、簡狄助商祖,意思很明確,指的是後宮會有賢妃出現啊。“
“這個意思朕知道,但是杜皇后早逝,這周貴人嘛…..“皇上欲言又止。
“塗山氏助夏禹之時,夏禹可還並未稱帝啊。“劉惔點撥道。
皇上恍然大悟。
“怪不得這羊曼去的是琅琊王府“皇上吶吶自語道。
“這琅琊王妃賢良淑德、見識開闊、又聰慧異常,臣等也是早有耳聞。“
“哪二位皇子成人之後,又當如何?“皇上追問道。
“天意如何,就自當如何。“
皇上又低頭不語。
“至少兩位皇子,還能長大成人啊。“劉惔見皇上還有憂慮,但說道。
“哎,天意啊。“皇上嘆道。
於是便宣召丞相庾冰、太尉郗鑑、會稽王司馬昱、琅琊王司馬嶽進宮。
少傾,四人便接召進宮,連同劉惔一起,一共五位,跪在了皇帝面前,皇上指著琅琊王,讓他到自己的跟前來。
“琅琊王天資聰慧,當為堯舜。“
“什麼?“庾冰一聽,立馬急了。
“皇上舍棄二位皇子傳位於弟,恐怕日後會遭人離間啊。“
司馬嶽也急了,趕緊說道。
“此事萬萬不可,臣弟德行淺薄,名望甚微,況且有二位皇子在,臣弟實在不敢覬覦大位啊。“
“現今朝廷偏居江南,國土淪喪,外敵肆掠,國家有賴年長之君。“劉惔說道。
“可是二位皇子…..“司馬嶽還想繼續爭辯。
“朕意已決,擬旨吧。“皇上擺了擺手,示意他不要說了,然後就讓劉惔擬旨。
“琅琊王司馬嶽自幼聰慧、人品貴重,甚合朕意,今冊立其為皇太弟,欽此。“
擬完旨後,皇上命太監何高取出傳國玉璽,由何高扶著皇帝,艱難的把玉璽蓋在聖旨上,隨便坐回龍床,讓中書令即日起召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