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之畔,漢軍主力大營。
姜遠和廖化二人率軍陸續抵達,與姜維匯合於此。
漢軍將領們聚集在姜維的大帳內,就眼下的情況進行商討。
由於放走了陸抗,姜遠和廖化二人都覺得顏面無光,在帳內低著頭沉默不語。
姜維見眾人已經到齊,便開始進入正題。
“荊南一戰的結果諸位都已知曉,雖將吳軍一部殲滅,但陸抗得丁奉接應逃得一命。”姜維說著以目光注視姜遠,“平南將軍,你可有想說的?”
姜遠出列行禮:“卑職無能,圍堵陸抗屢失先機,以至於功虧一簣縱走強敵,願受責罰。”
廖化急忙出聲道:“陸抗兵行詭道,以疑兵吸引我軍向東堵截,自己卻走了荊南山區的小路,姜將軍圍追及時,幾乎已經將其困死在山坳中,不意吳兵覓得山腹之中的狹道逃出死地。而後姜將軍雖再度將其堵於溪谷,但陸抗率數騎突圍而走,恰逢丁奉援兵,此非人算能及,亦是天意。”
姜維道:“那以元儉之意,此戰之過不在姜遠?”
“姜將軍縱有疏漏,亦不當承擔全責,廖某願與之同擔。”
姜遠吃驚地看了一眼廖化,心中對其滿懷感激之情。
“平南將軍姜遠。”
“卑職在。”
“我知你此戰追擊陸抗已經盡力,縱敵之過不完全在你。不過你違背軍令,擅自改變部署,為敵軍疑兵所惑錯失先機,此罪不可不罰。”
姜遠額頭冒出冷汗,他已經想到此戰如果沒有打出預期的效果,定會被追責自行改變進軍部署、奔襲至桂陽郡以東伏擊之事。
此時姜維尚在沉默,沒有立刻宣佈責罰的措施,顯然是在給他申辯的機會。
姜遠露出無奈之色,他總不能說是自己私下與姜望見了面,得知魏軍將要從淮南發起進攻才預判陸抗要從東面回返建業的。
“卑職自作聰明,擅自行動,甘願領罰。”
姜維的神色漸漸變得嚴厲:“這不是你第一次有此類舉動,已是屢犯不改。往日功過相抵,未曾追究,難道次次你都有如此好的運氣?”
帳中所有人都望著姜遠,似乎想看他如何解釋,但姜遠一臉認罰的樣子,讓他們也為之感到嘆息。
“大將軍,勝敗乃兵家常事,平南將軍雖有違令擅動之過,但究其本因乃是想要為我軍取得優勢。況且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如果事事皆向上請示報告,則戰機易失。”張翼也替姜遠說話道。
隨後眾人紛紛出聲附和,在姜維面前為姜遠求情。
“罷了,念在你往日之功與諸將求情的份上,這次便從輕發落。”姜維有了臺階下,說話的語氣稍稍好轉,“去軍正處領十記軍棍吧。”
“謝大將軍開恩,謝諸位將軍。”姜遠鬆了口氣,鄭重地向眾人致謝行禮,轉身隨姜維的親兵離開軍帳,前去領罰。
這一仗放走陸抗,對他們而言存在長遠的威脅,但至少沒有眼前的重大損失。姜維要如此鄭重地在軍議上處罰他,主要也是為了給全軍上下一個交代。
由於荊南之戰的結果和預想之中大不相同,漢軍原定的順道消滅陶璜奪取交州的計劃也只能暫時擱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