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據兵敗上庸時,陳泰就給襄陽的王基送去了密信,建議他立即渡江搶佔南郡,以免便宜了姜維。
但王基對此還有些猶豫,畢竟上頭的命令是聯吳伐蜀,此時若出兵搶佔南郡怎麼看都怪怪的。
他謹慎地請示了正在許昌輔政的司馬昭,隨後使者星夜從許昌趕來襄陽,向王基傳達了司馬相國急不可耐的命令——立刻出兵渡江佔領南郡及各處東吳築造的關隘險要,把蜀軍阻攔在西邊。
使者還特意強調了司馬昭的指示,若遇吳人抵抗格殺勿論。
聯吳本就是為了借東吳之力對抗蜀軍,吳軍上庸一敗,在司馬昭眼中看來已無利用價值,順勢奪取南荊州才是實打實的好處。既然有利可圖那為何不做?忠義?那算個屁啊。
王基不敢違抗司馬相國的命令,但魏軍對渡江的準備並不充足,畢竟之前所謂的“操練水師、大興船塢”其實都是做給蜀人看的,他還真沒認真考慮過要渡江作戰。
這場起於陰謀的戰爭已經偏離了它的發動者最初的預想,原本戰場應該擺在西蜀的漢中或者江州境內,但現在看來最終的決戰一定會在荊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姜維挺兵越過堵水東進的同時,王基也準備了船隻將一批先頭部隊運過了江,登陸南岸的兩萬魏軍直撲此時只有三千守軍的江陵城,卻很快碰了釘子。
領兵的魏將為自己的驕矜付出了代價,他沒有采納手下謀士對江陵吳軍使用欺詐手段的建議,而是自負地採取了強攻,結果以近七倍優勢的兵力在江陵城下苦戰十餘日未能破城。
江陵城的堅固超過了魏軍的想象,王基很快又集中船隻運送了五千援兵和大批糧草到南岸支援攻打江陵城的人馬,但這一次魏軍船隊在歸航江北的途中遭遇了從西邊神速趕回的陸抗。
陸抗指揮吳軍水師在江心擊沉了魏軍運輸船隊超過七成的船隻,王基聞訊勃然大怒,想要調動襄陽的魏軍水師出擊報復,但被幕僚和參將們聯手勸阻攔下。
王基麾下的謀士們還沒有失去理智,眾人齊力勸王基派人與陸抗談判,將進攻江陵之事解釋為誤會。
畢竟聯合對抗蜀軍的盟約還沒有被兩國執政者撕毀,不如各退一步,前線的這些衝突都可以拿出理由解釋,即便牽強一點也無所謂,只要有足夠的臺階便成。
倘若王基真的動用襄陽水師和陸抗在長江開戰,那姜維一定做夢都會笑醒,何況從陸抗江心截擊船隊展現出的水平來看,水戰他們還真沒多少把握能打贏。
王基被說服了,想了想和陸抗撕破臉開戰確實不夠明智,此時他的兩萬五千人被陸抗隔斷在了南岸江陵城下,為了挽回這批軍隊向陸抗認錯尋求談判解決似乎是最好的選擇。
事態緊急,王基也來不及請示司馬昭了,只能一邊派人尋求和陸抗接觸,一邊派人給許昌通報情況變化。
陸抗此時也很是惱火激憤,他本就不看好這次聯合,現在魏軍果然動了取江陵的主意,逼得他放棄了鞏固西陵、巴丘防線的計劃全師趕回攔阻,白白便宜了姜維。
孤軍奮戰一肩挑起整個吳國荊州的安危,他心中有太多的話語想要找人傾吐,然而族兄兼上司陸凱還被困在上庸,此時的他也只能將一切情緒轉化為動力,絞盡腦汁試圖從一團亂麻的危局之中找出破局的線索。
喜歡殘漢虎膽請大家收藏:()殘漢虎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