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遠回到竹溪,發現南門已經戒嚴,守軍顯然已經收到了風聲,知道附近有大批吳軍出現。
“姜將軍!鎮軍大將軍下令緊閉南門,勞煩你繞道城西入城。”城牆上的守將對姜遠歉疚地說道。
王嗣這是擔心吳軍搶入城中,所以把南城門封上了,姜遠對此也能理解。
快馬趕到西門,從西門入城與王嗣相見,姜遠把自己對敵情的推測向其告知:“王將軍,出現在竹溪南面的吳軍是陸抗的軍隊,馮寅已經被圍住了,敵軍的兵力可能有萬餘人。”
“那馮寅只怕凶多吉少……姜將軍,竹溪城尚可一守,但有吳軍在外,你們如何把糧草運送到大將軍那邊去?”王嗣憂心忡忡地問道。
姜遠聽王嗣話裡的意思,似乎不準備去救援馮寅,而是想要堅守竹溪城,這讓他感到難以接受。
“王將軍,陸抗軍縱有萬人,也不及我們兩軍聯手,馮寅部尚在堅持,豈能輕易放棄他們?”
“事起突然,我們連敵軍有多少人、是否還有後續的埋伏都沒有弄明白,貿然出擊若是失利,損兵折將事小,丟失了大軍的糧草才是最大的禍害。”王嗣向姜遠表明了自己的立場態度,他寧願在此時損失掉馮寅那一部兵力,也不想採取激進冒險的行動。
姜維從上庸多次派人催糧,可見前線大軍的糧草即將告罄。
大局為重,王嗣認為姜遠身負押運糧草之責,此時最優先考慮的不是城南郊外戰鬥的勝負得失,而是如何把軍糧平安運到上庸。
姜遠本想率領駐紮在竹溪北門外的自己的軍隊和王嗣聯手解救馮寅,並尋機擊敗陸抗,但王嗣的這番話讓他內心產生了動搖。
事有輕重緩急,眼下最重要的是保證姜維大軍的糧草供應。
陸抗這一波來襲雖然已經逼近竹溪,但吳軍在南他們在北,恰好中間隔了一座竹溪城。現在馮寅軍應該還在和敵軍纏鬥,也許已經陷入危急的苦戰,但也讓吳軍一時間無法脫身……
也就是說,現在是他帶著軍隊押運糧草上路的最佳時機,等陸抗解決了馮寅緩過手來就晚了。
王嗣從姜遠的眼神變化中讀出了他已經理解了局勢,緩緩說道:“馮寅一軍多半救不回來了,為了讓他們的犧牲有所意義,姜將軍不可再遲疑了。”
姜遠點了點頭,向王嗣辭別:“我這就領軍上路,必把糧草送達大將軍營中。”
“王某與姜將軍共勉,只要我在,定保竹溪不落吳人之手。”王嗣鄭重說道。
姜遠換回了自己的坐騎,策馬從竹溪城中飛馳而過,轉道北門出城回到自己的軍中。
無當飛軍也已得知城南爆發戰事,在姜遠回來之前全軍便完成了備戰,此時各營將領正摩拳擦掌等候出擊命令。
“全軍拔營,護送糧草前往上庸與大軍匯合!”姜遠下令道,“無當營派出斥候作為先導,輜重營先行,無前營與折衝營依次跟進。無當營主力於道路南側山地佈陣,以防敵軍追襲。”
狼池和孟軻兩人沉聲接令,狼池負責率無當營先去佔領大軍行進的道路南側山地,設陣阻擋這個方向可能的敵襲,孟軻則去選拔斥候隊伍先行探路。
李膽、源昕和諸葛尚三人安排輜重營集結,趕著騾馬將裝滿糧草的大車拉向道路排列成隊有序上路。虎賁營依舊跟隨輜重營行動,不過騎兵和戰馬都已經披掛齊整了重甲,如遇意外,他們將是保護糧草的最後一道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