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遠已經坐下了,攤開了信紙,準備給家中回書。
出征之後或許就沒有這種閒暇的機會了,他覺得自己也該讓家裡的女人們稍稍安心。
諸葛尚主動上前來幫他研墨,聽他隨口閒談一般問起:“我去救援潼關期間,你留在漢中做了些什麼?”
“按照將軍你之前的想法,給用於水戰的猛火油櫃稍作改進。”諸葛尚回答道。
“效果如何?”
“噴出的火柱比之前稍遠,裝在艨艟上短兵相接時,當能對敵軍形成很大威懾。”
姜遠對此感到滿意,他預感到這一次出征多半要和東吳交戰,漢軍的水師重建整備的時間還很短,水上戰力想要與縱橫長江多年的東吳水師一較高下是絕無勝算的。
短期內提高水軍士兵的素質難以達成,他也只能走這種提升戰具效能上的路子來嘗試了。
這個時代的水戰由於還沒有火炮技術,交戰方式相當原始,還是大船搭載弓弩手掩護小船搭載輕裝士卒準備短兵相接的戰法。
大船不夠靈活,自身很容易被敵軍接近登船,往往需要艨艟小舟的掩護。而艨艟小舟速度輕快但十分脆弱,只有形成密集的狼群戰術才能有效發揮作用。
“將軍做這些準備,莫非是這一次要和吳軍……”諸葛尚對此感到十分驚愕。
“東征之戰,不是我們和曹魏之間簡單的對決。”姜遠意味深長地說道,“吳軍在荊州地區已經集中了七萬人以上的兵力,必須要防他們一手。”
諸葛尚敏銳地察覺到了他話語中的篤定:“將軍是不是已經掌握了什麼情報……之前從荊州來見將軍的那個吳人……”
“武侯結下的聯盟,已經快要走到盡頭了。”姜遠暫時停下筆,對諸葛尚嘆了口氣。
諸葛尚呆愣在那裡,這件事對於他來說過於震撼了。
他的祖父曾經在漢吳之間血仇不共戴天的情況下主導修復了兩國的關係,重新締結了盟約,促成了雙方攜手共抗強魏的鼎立局面。
這麼多年來魏軍主力始終不得集中於一處,疲於東西奔命,可以說完全是這個盟約的所帶來的結果。
如今曹賊未滅,他們孫劉兩家又要兵戎相見了嗎?
“此事……沒有迴避的餘地嗎?”
姜遠冷笑:“非得要人家把刀子抵到胸前,我們才有還擊的立場嗎?標榜仁德和大義是為了天下一統,而不是讓自己變成一統之路上的殉道者。痛失南郡江陵的歷史,不會再重演一遍了。”
被姜遠一語點醒,諸葛尚終於不再對維持聯盟有所幻想。
在確認了同東吳撕破臉一戰不可避免之後,他迅速地認同了姜遠的做法。
“我軍的水師無論在舟船的數量上還是士卒的素質上都比不過東吳水師。”姜遠繼續說道,“但東征之戰想要贏得好局,就不可能放棄水路。我需要用你的智慧,在水戰上扭轉我軍的劣勢!”
喜歡殘漢虎膽請大家收藏:()殘漢虎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