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會有些不甘心地跺了跺腳,昨夜一戰雖然蜀軍給他帶來了很大的震撼,但他心裡也不覺得自己敗了。最後浮橋被毀在龐會看來根本是個意外,他們明明已經將來襲的蜀軍全部消滅了。
雖然西岸的田章軍損失慘重,但他們的兵力還是遠在姜遠之上,即便再加上個閻宇也依舊保持優勢,龐會並不想就這麼退兵。
句安卻看得比他遠,等鍾會走後,對一臉鬱悶的龐會說道:“鎮西將軍不想再在這個地方和蜀軍糾纏下去了,我等依令行事吧。”
“此話何解?”龐會狐疑地看了一眼句安,他和其他人一樣對這個西蜀降將看不太上眼,可他們都忘了句安曾經也是被姜維青眼相看的人才,否則又怎會擔起曲山之戰的重任?
句安嘆了口氣,他降到魏軍之後本來只想隨便混個一世平安,沒想到郭淮死後兩國的局勢竟有如此變化,現在也是身不由己沒有退路,只能盡全力和故國對抗。此時聽龐會相問,便開口解釋道:“鎮西將軍用兵精於謀算,但此戰唯有一步稍錯,他自己也想明白了,故而準備撤軍,這是上智。”
“一步稍錯……莫非是指讓蜀軍偷過上游在東岸立營?”龐會仔細琢磨句安的話,有點明白了。
“龐將軍高見。”句安半真心半恭維地說道,“蜀將閻宇行事中規中矩,本不是鎮西將軍對手,田章軍渡河佔領馮翊這一手算是妙著,若無姜遠來援,我們此時早已拿下潼關將閻宇逼回長安了。”
句安自認在運籌帷幄上遠不如鍾會,但他戰後覆盤的能力卻不弱,比起某些輸到死都不知道怎麼輸的庸將,這種吃一塹長一智的本事也算有過人之處了。
這一戰關鍵的勝負手其實在姜遠渡河的那個時間段,如果當時鍾會迅速出擊阻止蜀軍穩穩立下堅固營寨,姜遠勢必要遁走或採取遊擊的方式,如此一來他在東岸就沒有立足之地,也就無從威脅浮橋。
只能說是那兩場失敗的斥候戰影響了鍾會的判斷,最終讓姜遠得到了立營固守的時間。
昨夜一戰浮橋被毀,算是這一步失算所帶來的連鎖反應罷了。
換成一般尋常的統帥,這個時候只怕已經被激怒上頭,仗著手頭的優勢兵力強衝上遊的敵寨準備血拼報復了。如果鍾會也這樣做,那倒黴的就是他們這些手下領兵之人。
句安自己出身蜀將,很清楚蜀軍三十多年來已經玩得爐火純青的那一套防守體系,只要守軍沒有絕糧斷水、弓弩箭矢沒有用盡,想要強攻換命那得付出天大的代價。
如果是街亭那樣的要害之地,硬換也就硬換了,但眼前這個戰場對鍾會而言著實雞肋。
“司馬相國如今忙著和東吳聯手,兵力與糧草自然都彙集往荊州,我們這一路人馬是不會有太多後援的。即便鎮西將軍率領我等在這裡硬換掉了姜遠和閻宇的兵力,洛陽也湊不出第二支大軍來收復長安。”句安對龐會說出了撤退的最大理由。
龐會不得不承認句安的考慮是對的。
洛陽一度被攻陷,周邊郡縣又經歷了大量的叛亂騷擾,此時維持他們這支人馬的糧草供給已經比較吃緊了。
相反,得到了關中和隴涼之地的蜀軍現在有著可怕的戰爭動員潛力,如果此間兩軍拼個兩敗俱傷,也許洛陽會再度面臨淪陷之險。
句安能想到這些,鍾會自然也能想到,所以才會下決心撤退以及時止損。
喜歡殘漢虎膽請大家收藏:()殘漢虎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