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玄伯心存魏室,司馬昭悍然弒君,他憂憤成疾也是情理之中。”姜維與陳泰交鋒幾度,此時倒也有種英雄惜英雄的感慨。
不過陳泰病倒對他們而言是件好事,魏軍在西線又少了一名經驗豐富的良將。
“洛陽的守將換成了驃騎大將軍王昶,此人在諸葛誕舉叛期間率偏師佔據夾石道威脅江陵,牽制了東吳西陵督施績的兵馬,因功被授予司空。”夏侯霸繼續將自己所掌握的魏國情報拿出來向眾人分享。
洛陽之難,魏庭百官十不存一,王昶便是司馬昭提名的替補司空的人選。此時魏國高官幾乎全部換成了親司馬昭的實權派,間接替他掌控各地的兵馬,完全架空了皇帝。
司馬昭自貶為後將軍不過數月,曹奐就急急忙忙下詔將他任命為相國,封晉公,加九錫,這一次司馬昭沒有拒絕,只是象徵性地辭讓之後便接受了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殊榮。
魏國內部擁曹的力量已經幾乎完全被消滅,淮南三叛的結局也讓所有人都明白不可與司馬氏為敵。
高平陵之變後經過司馬家父子三人十年的經營和努力,已經從根源上抹去了曹氏一族的權力根基。
此時此刻,司馬昭實質上已經完成了僭位稱帝的一切前置準備,但卻因為曹髦的奮死一搏而使他無法越過這道咫尺溝壑邁向天子的寶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那麼他剩下能做的事,便只有想盡一切辦法完成滅國的偉業了。
聯吳伐蜀,勢在必行。
……
南郡,江陵。
東吳巴丘督陸凱與西陵督施績正為王基可能到來的進攻聚首商議對策。
陸凱族弟,時年三十二歲的徵北將軍陸抗也陪同在側。
“陛下逐回魏國來使,司馬昭命王基練兵準備進犯,驃騎將軍認為我等當如何防範?”陸凱向負責荊州地區防務的施績請示道。
施績早已聽說王基在襄陽督造新型戰船操練水軍,此時他和陸凱的兵馬加起來只有四萬人,遠遠少於江對岸的魏軍,東吳水師主力也在下游的江淮之地,面對王基的魏軍他們處於極大的劣勢。
“我等當聯名上書陛下,請發援軍。”施績覺得增兵是最穩妥的做法。
壽春之戰結束不久,魏軍主力已經從淮南撤退,施績判斷己方沒必要把太多的軍隊留在長江下游,水師也可以調來荊州備戰。
陸凱也認為增兵最為穩妥,但此地距離西蜀的江州很近,心中顧慮大舉增兵會引起駐紮在永安的蜀將羅憲的猜疑。
“這個但請放心,我會派人向西蜀通報訊息。必要時,也可以請蜀軍援助我軍。”施績對此很有信心,因為他此前已經秘密與季漢有過接觸,和羅憲也算私下有些交情。
“如此甚好,那我等先向朝廷上書請求……”
“報!驃騎將軍!徵北大將軍!丞相派左將軍張布、左典軍萬彧率水陸兵馬三萬人前來固防,步軍人馬已經行至湘水。”
陸凱和施績面面相覷,各自有些吃驚——他們還沒向上頭求援呢,這來的也太快了吧?莫非建業也精準掌握了荊州魏軍的動向?
喜歡殘漢虎膽請大家收藏:()殘漢虎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