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遠表現出的強硬態度令陳泰出乎意料,不過他很快又鎮定下來。
“陳某所提出的各退一步,已經是大魏能夠接受的底線了。”陳泰試圖說服姜遠接受自己所提的條件。
“接受陳尚書的各退一步,對姜某有什麼好處呢?”姜遠反問道。
陳泰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姜將軍可以保全自己和麾下,平安退回蜀地。”
“試問若我真的如此行事,朝廷和大將軍將如何處置我?”姜遠嗤笑一聲,“戰死於此,尚能流芳百世。若是回去落下個畏戰擅退、與敵媾和的罪名,姜遠還不如死在這裡。”
陳泰陷入了沉默,不得不承認姜遠所說的是他沒有考慮到的。
他所提出的各退一步,看似用宗室和百官的平安換了姜遠及其部下的性命,卻並沒有為姜遠想好退兵之後的出路。
毫無疑問,在這種情況下放棄洛陽,縱有千萬般理由都不可能得到季漢朝廷的諒解。
姜遠看陳泰沉默不語,於是主動出擊道:“看來陳尚書還沒有完全考量好,既然如此,不如我們改日再談吧。”
“姜將軍且慢。”陳泰見姜遠準備要走,急忙出聲挽留。
“怎麼?閣下另有高見?”
“既然姜將軍認為我所提出的各退一步有失偏頗,那我很想知道,在姜將軍的心裡眼下這個局面應該如何收場?”陳泰反過來把問題拋給姜遠,既是一種聽取對方意見的誠意表現,也是一種巧妙的試探。
陳泰想要透過姜遠的回答,來大致判斷他的目的和底線。
不過陳泰的心中同樣也有一種悲觀的預感,隱約覺得姜遠的底線可能和他的底線完全不在同一水平上。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這場爭鋒從一開始就是無解之局,最終只能用慘烈的攻城來收場。
“陳尚書兵臨城下,戰與不戰完全在你,此時卻來問我如何收場?”姜遠淡淡一笑,故作無辜地攤了攤手:“在下有談條件的本錢嗎?”
“姜將軍若是這麼說,便是在敷衍我了。”陳泰言辭犀利地說道,“姜將軍挾持宗室和百官,或許可以令大魏一時束手,但這事不可能一直懸而不決。等到陛下和大將軍徵淮歸來,那就沒有任何可談的餘地了。”
姜遠點頭拍手:“那也正好,姜某就坐在洛陽城頭戰至最後一刻。大好頭顱,請君自取。”
說罷,他向陳泰拱手一禮,說了聲“告辭”便轉身離去。
陳泰在後頭對姜遠道:“姜將軍,我知道你在盤算什麼。也可以告訴你,我已派兵去潼關了。”
姜遠停住了腳步,回首睥睨:“我猜到了,所以所謂的各退一步,是讓我退出洛陽城然後被堵在潼關等著讓你消滅嗎?還是你大發慈悲,讓我繞過潼關翻山越嶺回去?”
“若你願意退出洛陽,我保證潼關會放開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