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首日三面攻城的效果並不理想,攻城各營都有不小的損傷。
晚間收兵之後,閻宇將眾將召集到帳中商議總結,各軍的將領都表示從今日一戰的情況來看,己方在攻城這一塊上還是有些經驗不足。
主要表現在這幾點上:沒有預先考慮護城河的影響,對魏軍守城武器的威力和射程也估計不足,參戰各營都有被對方擊毀攻城兵器的戰報。
“圍繞長安的護城河引自渭水和涇水,我軍應該先設法在其與河流主道交匯之處築壘斷流,再設法填平溝渠,然後才好進攻。”夏侯霸在眾人面前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雖然現在他們也可以在護城河上架設簡易橋樑,但總不如直接能跑到城下攻城方便,夏侯霸的建議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
閻宇思索了一番之後問道:“若要完成斷流填平護城河溝渠,需要耗費多少時日?”
夏侯霸估算一番答道:“短則十日,長則半月。”
“這未免耗時太久了……”閻宇嘆息一聲,“而且要是真的這麼做,勢必要抽調大量人手,攻城的兵力會大大縮減。”
眾將紛紛低下頭,陷入了兩難抉擇之中。
如果像今日白天一樣繼續攻城,有護城河的存在,他們的攻擊效率會打一個折扣。如果選擇先填平護城河,那就要承擔拖延進攻時間的風險。
“不如折中一下,都督留下一部分兵馬集中攻打一面城牆,抽調兵力盡快截斷護城河水流。”姜遠出言道。
這似乎是最好的辦法了,閻宇點了點頭,當即做出決定,調出四萬人重點攻打長安西城牆,將其餘兵力抽調去南北兩面截斷長安城護城河連線涇渭兩河的水道。
姜遠被分撥在了繼續攻城的人馬中,負責指揮攻城的將領也從傅僉變成了夏侯霸。
次日,漢軍各部各司其職,攻城部隊照舊逼近長安城牆,依靠高度直逼城牆的臨車搭在大量的弓弩手對城頭進行壓制射擊,再派重甲步軍掩護輔兵衝上前去架設跨越護城河的木橋,最後是帶著雲梯的大量輕裝步卒開始衝擊城牆。
魏軍打法也和昨日沒有太大變化,組織弓弩手依靠城上的箭樓和漢軍對射,使用固定床弩攻擊目標巨大的臨車,以滾石檑木沸水金汁對付越過護城河攻至城下的輕裝步卒,和攀附雲梯試圖登城的漢軍展開刀槍肉搏。
姜遠立於本軍陣前,遙遙注視著自己部下攻城的情況,眉宇緊皺。
跟著姜維幹了這麼多年,他向來不喜歡這種硬拼消耗的仗,想必姜維也不喜歡,但再不喜歡有時候也沒有辦法。
敵軍堅守不出,任你使盡百般手段辱罵、引誘都不起作用,那麼所剩的唯一手段就只有強攻了。
姜遠可以預料到,像今天這樣的戰事日後還會有不少,從長安往東看,前方等待著他們的都是魏人不可能放棄的重地。
“姜將軍,夏侯車騎有令,你部先撤下休整,換別部繼續攻擊。”夏侯霸的傳令斥候馳馬趕來姜遠軍陣前。
“回稟夏侯將軍,姜遠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