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爭論終究還是諸葛瞻佔了上風,畢竟面對大好形勢,無論是劉禪還是有意進取的群臣都不願意放棄這個機會。
其實陳袛也並不反對出兵關中,只是認為在易帥一事上還需慎重考慮,可很顯然季漢君臣們已經等不及了。
召回姜維,另選別將督軍出征,已經成了必然之舉。
退朝之後,陳袛在返回尚書檯的途中,偶然瞥見了之前被派往金城的使者從內宮側院出來,有一名小黃門將其送到門外。
那小黃門是黃皓的手下,臨別前將一支木盒交給使者,使者假意推脫再三笑而收下隨後快步離開。
看到這一幕的陳袛頓時明白了,定然是黃皓收買了去往金城的使者,使之在劉禪面前把姜維的傷情誇大了一番,使得劉禪不得不將其撤換,另選領兵之人。
陳袛嘆息了一聲,憂憤交加道:“大將軍這是被當成廉頗了!唉!”
事到如今,他也無力改變天子的決定,只能等姜維回到成都之後再與之商量對策了。
大好戰機擺在眼前,劉禪雷厲風行地頒發了聖旨,升姜維為太尉,將其召回成都養傷,隨後命右大將軍閻宇代掌隴右和涼州兩都督府八萬大軍,出征關中以攻取長安。
聖旨傳到金城,姜維無奈從命,告別夏侯霸等人登上了前往成都的馬車,涼州都督府的漢軍於次日全部拔營進駐隴右。
對此姜遠已經有了心理準備,接令之後作為第一批前往天水的軍隊出發,如期抵達隴右都督府所在地並見到了閻宇。
比起共同征討永昌郡叛亂時,閻宇顯得更為意氣風發了,見到姜遠之後神情亦無明顯喜怒,三言兩語略微敘舊,卻反倒讓姜遠有種彼此之間隔閡加深的感覺。
他猜測或許是因為閻宇此時已經正式和姜維成為兵權上的競爭對手,而自己作為姜維的親信,當年又在南中斷然拒絕了閻宇的拉攏,因此遭到對方的疏遠也是情理之中的。
不過出徵在即,閻宇也不至於在軍中搞派系矛盾鬥爭,畢竟他這一次要領的兵大半都是姜維之前的北伐舊部。
“閻將軍,我們什麼時候出征?”姜遠想多少了解一些閻宇的打算,自己也好心裡有底。
“等涼州都督府的將軍們都到了再一同商議吧。”閻宇擺了擺手將姜遠打發了。
什麼時候出征?這種問題他自己心裡也沒底。
原本隴右的兵馬已經準備好接受姜維的指揮出師伐魏了,哪能想到臨了能來這麼一出,成都的聖旨傳到天水時,閻宇自己的腦子也是懵的。
等到稀裡糊塗接了聖旨,閻宇才從黃皓派人送來的密信中得知,原來是黃皓和諸葛瞻兩人力主啟用他代替姜維作為此戰主將。
“伯約啊……”看完密信的閻宇無奈嘆息一聲,自言自語般說道:“非我要奪你兵權,要怪只能怪你自己太不小心,運氣也不好。”
他知道諸葛瞻和黃皓希望改變姜維在漢軍之中獨一無二的地位,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有人在功績和才能上能夠與之分庭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