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瞻將來會成為姜維的敵人……是因為兩者政見不同嗎?
姜遠仔細回想,在自己和諸葛瞻的接觸中,確實沒有感覺到他對北伐有多少熱情。比起前方的戰事,這位武侯的繼承人似乎更加關心朝中的政事。
只是他沒想到陳袛會這麼快就察覺出這一點,或許是因為兩人在尚書檯共事,有更多的機會察言觀色吧。
丁月彷彿看出了姜遠的動搖,進一步說道:“陛下讓諸葛駙馬與陳大人共理尚書檯,已然有令其執掌朝堂大事的打算。對陛下而言,諸葛駙馬是一個可以信賴倚重的人,也是一個可以制衡大將軍的人。”
任何君主都不希望自己手下出現權力獨大的臣子,因為臣子的權力集中之後皇權就會削弱,不可避免地出現像董卓、曹操那樣架空皇室獨攬朝政之人。
如今季漢的主戰派以手握軍權的武將為主,大多集中在姜維身邊,尚書檯陳袛幾乎也是公開站邊支援姜維,雖然這兩人的能力和品格劉禪都可以信任,但維持權力平衡是必要的。
軍方之中,以公開反對過姜維的鎮南大將軍張翼為首,加上廖化、董厥等人是一股與姜維相互制衡的力量。至於朝堂之上,天子則希望扶持諸葛瞻來做保守派之首。
姜遠對此感到十分難以接受,他對丁月問道:“這究竟是陛下自己透露出來的意思,還是陳大人猜出來的?”
“陳大人看人從不看錯,將軍完全可以相信這就是陛下的意思。”丁月的回答十分自信。
姜遠沉吟片刻,又問:“那陳大人希望我怎麼做?疏遠諸葛駙馬,從此與之不相往來嗎?在下只不過是區區一名雜號將軍,恐怕並不能改變什麼。”
丁月笑著搖了搖頭:“不,將軍只需要記住,諸葛駙馬與你和大將軍不是同路人就足夠了,剩下的相信以將軍的機敏自然知道,關鍵時刻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該做什麼又不該做。”
姜遠沒有回答,丁月也沒有逼他立刻做出回答,而是等了一會兒之後起身準備告辭。
他的動作刻意有些緩慢,對面的姜遠還在思索,等注意到他準備離開之後,便習慣性有起身相送的動作。
“聽聞將軍有傷在身,不必送了。在下今日冒昧叨擾,能與將軍同席交談已是萬分榮幸。”丁月說完,笑著看向玉瀛,謙遜地低頭誇讚道:“茶很好,多謝款待。”
“且慢。”姜遠喊住了他。
丁月道:“將軍還有什麼話要問嗎?”
“那個盧衡到底是聽命於何人的?”
“將軍心裡難道沒有答案嗎?”丁月意味深長地笑了笑。
臨走之前他對姜遠說道:“將軍或許認為自己和諸葛駙馬有些交情,不忍心就此割席。不過在下還是希望將軍仔細思量,朝堂上的爭鬥雖不是刀槍見血,有時候卻比戰場上激烈多了。”
丁月走後,姜遠在原地呆坐了許久。
顯然對方是在暗示,盧衡背後的人或許就是諸葛瞻。
雖然沒有任何證據,但從如今浮出水面的幾股朝中勢力來看,這是可能性極高的答案。
陳袛是北伐的支持者,姜維的盟友。黃皓是陳袛的盟友,也沒有必要在現在與姜維發生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