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虛攻打陰平?這個主意似乎不錯……王渾心裡打起了主意。
陳泰走後新來的雍涼都督司馬望整日窩在關中,把隴右的軍務一手全丟給了鄧艾,導致雍州軍和涼州軍之間割裂感更加嚴重。
鄧艾畢竟還不是雍州刺史,剛剛從代理安西將軍轉為正式的,雖然有司馬望幫忙背書,但他並不能指揮王渾和涼州魏軍做事。涼州魏軍的行動,自然也不會提前向鄧艾報備,兩邊仍是各行其是。
之前的枹罕追擊戰猶豫羌人的虎頭蛇尾,導致涼州軍不但沒有什麼斬獲還白白勞師動眾,好在朝廷的目光都聚集在王經洮西大敗之上,沒人注意到涼州軍在此戰的醜態。
但上面沒有責問,不代表王渾和楊欣等人不自覺羞恥。
王渾年紀輕輕做到刺史之位,心中對更進一步的功名很是渴望,自己麾下的涼州軍屢敗於蜀軍,他也很想找機會翻身。
姚柯回這次又送來機會,王渾很是心動,但之前的吃癟讓他留了心眼,一面回書與姚柯回約定出兵,一面又同手下人商議這次主動出擊不能蠻幹,得用巧勁。
何謂巧勁?首先第一條計策,自然是讓羌人出力做先鋒,直接攻入陰平郡的苦活兒都丟給姚柯回的人去幹。但光這樣是不夠的,過去的事情已經足以證明羌兵的戰力在蜀軍面前基本就是笑話,如果還是按老套路派羌人先去送死,基本就別想指望成事了。
所以還有與第一條計策相配合的第二條計策——涼州軍親自出馬,吸引蜀軍注意力,給羌兵拉扯偷襲的空間。
雖說姜維的大軍還在鍾堤,但陰平太守廖化此時還呆在自己的防區,守衛陰平的蜀軍正規軍數量雖不多,但姚柯回那幫烏合之眾也不是對手。王渾和楊欣商議,用涼州軍在北面擺下架勢給足廖化壓力,使之把軍力集中在北面,然而再由姚柯回的羌騎快速奔襲,一擊捅穿陰平郡的後方。
不求這一戰能消滅多少蜀軍,只要羌兵燒殺搶掠大肆破壞,己方就算大勝了一場。
為了實現配合默契,王渾的使者頻繁前往姚柯回處,一步一步把作戰的細節敲定。
被姜遠搶了馬還燒了馬場的姚柯回正憋著火氣,與同樣想要扳回一局的王渾一拍即合,這一次羌人和魏軍難得地同心同德,兩邊都在為反擊積極準備的。
延熙十九年正月,沒等年節的氣氛完全過去,涼州魏軍和羌人就迫不及待地開始了行動
涼州軍拉出了幾乎全部的兩萬人馬,大張旗鼓從西平郡出發直抵達陰平邊境陳兵列陣,擺出一副要大舉進犯的架勢。與此同時,姚柯回則暗中集合了五千精銳騎軍配上一萬步卒,秘密派往陰平郡西面的山地中潛伏等待時機。
陰平太守廖化此時正在成都例行述職,守軍無人指揮,只得嚴守城池和各處隘口圍戍,同時傳信告急。
姜維、夏侯霸與張翼皆在鍾堤前線,留在成都能夠為朝廷謀劃軍事的只有新接替張翼成為徵西大將軍的宗預。
宗預年逾七十,曾歷任諸葛亮丞相府的主簿、參軍及中郎將,後因多次出使東吳有功而遷為侍中、尚書,直到六十歲才被拜將授予軍職。雖無領軍征戰的經驗,但有年歲見識做底蘊,宗預的戰略眼光深得季漢君臣認可。
“涼州敵軍陳兵陰平邊境,大將軍兵馬現在鍾堤,諸位愛卿認為當如何退敵?”劉禪在朝堂上問計於群臣,並把目光落在了武將班列中為首的宗預身上。
宗預尚在沉吟,已經升遷為尚書僕射、正擔任陳袛副手的諸葛瞻此時率先出聲道:“涼州敵軍兵強馬壯,為求穩妥,請陛下立刻下詔調大將軍救援。”
一旁的陳袛暗暗搖頭,諸葛瞻這兩年從羽林中郎將到射聲校尉、侍中再到尚書僕射,升官的速度堪稱季漢前所未有,看得出來天子很喜歡丞相的兒子,也儘可能多地為其調配了朝政官場的資源供其磨鍊,但在軍事上此子的見識與丞相之間恐怕差了十個姜維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