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擊的前一刻,姜遠終於見到了歸來的高騁,以及最後一批來自無前營的斥候。
在高騁的帶領下,這批斥候沒有像之前出發的那三批人一樣被羌人吊死在湖畔,他們不但順利地穿過了羌人的包圍與寧隨、孟牁等人見上了面,還給姜遠帶回了兩條重要的情報。
一是羌人在西南面的緩坡上設定了大量的陷阱,二是他們找到了一條山中的隧道可以越過外圍的羌人營寨。
姜遠立刻決定改變計劃,放棄從西南面的緩坡發起進攻,他讓狼池和龐憲重新召集了各隊的百人長前來聽令。
“統領,山腹中的那條隧道很窄。如果讓全軍都從隧道透過,也許到天亮也走不完。”高騁帶著人親自走了一次來回,對隧道中的情況很熟悉。
姜遠知道他是擔心自己下令讓全軍都透過隧道進入環山谷地,當即輕鬆地擺手一笑:“不,山腹中那條隧道只用於一個百人隊的突襲,其餘人馬轉從東面進攻,避開敵軍的陷阱和伏兵。”
“東面的山勢比較險峻,我們的攻擊會有所延後。如果敵軍有所察覺,我們仰攻的難度會大大增加,最壞的情況是被壓制在半山。”狼池說道。
“所以我會親自帶一個百人隊穿過山道,先於你們對羌人的營寨發起突襲。”姜遠解釋道。
狼池和龐憲聽完,都對姜遠的計劃表示反對。
“統領身居全軍指揮之責,怎能輕身犯險?”
狼池說的更加直白:“百人突襲太過危險,交給敢死之士去做便是,難道我們兩千人裡面還挑不出一百個不怕死的嗎?”
“說的好,我身為統領自當身先士卒作為表率。”姜遠說罷,示意高騁去挑人。
狼池和龐憲還想再勸兩句,但姜遠用手勢制止了他們。
他認真地說道:“給第一校和無前營的任務都已經分撥明確了,我相信你們二位能夠一折不扣地執行,白天的伏擊戰足以證明這一點。指揮不是坐在軍帳中運籌帷幄,那是統御十萬之眾的大將的做法。”
眼下他沒有運籌帷幄的資格,局勢也沒有樂觀到讓他可以在後方坐等結果。
“統御十萬之眾的大將可以只靠地圖和軍報來判斷戰場的局勢,他身邊也有足夠的下屬和幕僚幫忙參謀,但現在我只有親自突進敵陣才能找到破陣之法。”姜遠說道,“孟牁和阿納雅的人馬才是需要我去指揮的,至於你們只要依令行事就足夠了!”
狼池和龐憲不能阻止姜遠親自出陣,兩人只好在從山腹隧道出擊的那個百人隊的人選上動心思。在高騁選兵的同時,狼池和龐憲都把自己認為驍勇善戰計程車卒派到了姜遠身邊,齊崮三兄弟中的於莽自然也在其中。
隊伍很快選定,實際跟隨姜遠出擊的兵力達到了一百二十人,來自無前營和第一校計程車兵各半。
“我率隊先行,狼池、龐憲,你們待山上敵軍動搖之後再行進攻,不得有誤。”姜遠出發之前對二人說道。
“遵令!”
……
前部軍被圍困的谷地中央,孟牁的軍帳此時燈火通明,同樣有一場臨戰的軍議在召開。
雖然前部軍中名義上軍階最高的人是無當飛軍副將李膽,但此次北伐他的存在感一直十分薄弱,幾乎沒有什麼突出的建樹,所以此時的軍議還是由參軍寧隨來負責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