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都洛陽。
清剿張輯、李豐及夏侯玄黨徒的血腥屠殺仍在繼續,即便政變的主謀都已經被誅殺,但司馬師仍舊感到深切不安。
要麼不做,要麼做絕,斬草要除根。這是父親司馬懿用一生的行動教給他的生存鐵律。當年司馬懿徵遼東,破城之後將十五歲以上男子盡數殺死鑄造京觀,釜底抽薪徹底消除了遼東再亂的根基。如今他司馬師也要借這次機會徹底蕩平忠於曹魏宗室的勢力。
“大將軍,代徵西將軍送來告急文書。”
司馬師面無表情地示意侍從將陳泰的告急文書放在邊上,並沒有馬上翻閱。
因為這並不是陳泰的第一封告急文書,自狄道城李簡投降、姜維率軍入寇以來,陳泰已經給洛陽發回了三封告急文書,但司馬師並沒有做出任何救援的舉動。
在他看來西北的戰局不過是疥癩之疾,這種動盪時期沒有什麼比穩住司馬家在朝中的地位更重要的事。
好在東吳不久前誅殺了諸葛恪,吳軍也尚未從合肥新城之敗回覆元氣,並不能與西蜀形成聯合攻勢。
“陳玄伯與蜀軍交戰各有勝負,但姜維已佔狄道,兄長真的不打算派兵援救嗎?”司馬昭拿起告急文書看了一遍,隨後問道。
“子上,你願意領軍前去對抗姜維嗎?”
司馬昭愣了一下,低聲說道:“我恐怕不是姜維的對手。”
“那你覺得誰可以做姜維的對手?”
“思來想去,只有三叔。”
司馬師點了點頭,但卻拒絕了這個提議:“我還要靠三叔的聲威名望震住那些蠢蠢欲動的曹家忠臣,在清理完後患之前,還是讓他留在洛都吧。”
司馬昭擔憂道:“兄長相信陳玄伯可以只靠自己抵禦姜維嗎?”
“並非是完全相信他的能力,我的底線是長安。”司馬師回答道,“如果蜀軍進犯長安,那我們就必須出兵。除此之外,大軍不動。”
司馬昭大為驚詫:“兄長的意思是長安以西都可以丟給姜維?”
“伐蜀容易,還是征討涼州容易?”司馬昭忽然問了一句。
“都不容易,但相比之下,還是征討涼州容易,我大魏鐵騎天下無敵。”
“那麼就算把涼州讓給姜維又如何呢?”司馬師不屑地一笑,對弟弟說道:“我們司馬家是要平定天下的,伐蜀是遲早的事。連更難的事都要做,何況簡單的事?蜀軍取得涼州,不可能不留兵鎮守。在涼州將他們消滅,是不是比攻入蜀地將他們消滅更簡單?”
司馬昭恍然大悟:“原來是這個道理……”
“目光看遠一點,爹這一輩子,贏過了明帝,贏過了諸葛亮,也贏過了曹爽,就贏在看得比別人更遠。”
司馬昭笑了笑:“邊軍裡多的是忠於曹家的武夫,那就讓他們跟蜀軍死磕去吧。”
“你總算明白了。”司馬師欣慰地說道,“不過我要你領兵進駐長安,隨時準備進攻子午谷。”
“進攻子午谷?”司馬昭猶豫了片刻,說道:“是了,姜維大軍正在隴右,漢中一定空虛!從長安取道子午谷,若能趁機拿下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