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泰對狄道城的攻勢在頭三天之後中斷了,來自後方的情報顯示,蜀軍主力在隴西郡腹地出現,兵鋒直至襄武。
留守襄武的王經身邊只有五千人馬,驚聞姜維軍主力直奔自己而來,火速收拾了行囊帶著雍州刺史府的幕僚撤離了襄武退往天水,只留下一名偏將協助隴西太守守城。
王經前腳剛走,涼州刺史王渾也迫不及待地帶著自己的一眾親隨逃去安定,為防半路遭到蜀軍襲擊,他還抽調了一千名士兵護送自己。
兩位刺史的離去讓襄武城內人心惶惶,留下來守城的人都有種自己是被拋棄了的炮灰的感覺。
姜維的前鋒尚未抵達,襄武城中已經有人擅自逃離向蜀軍投降。
接到情報的陳泰內心如墜冰窖,這是他生平第一次脫離郭淮的指揮獨自對陣姜維,本以為借到長城馳援狄道是自己佔得了先機,沒想到姜維反手就將了自己一軍。
在知悉魏軍主力在狄道之後,姜維沒有如他所料的那樣率領蜀軍趕來狄道城與自己決戰,反倒毫無顧忌地揮師東進。
用狄道換襄武,真是一步狠棋……陳泰不得不佩服姜維用兵的果決,顯然對方是在賭自己絕不願放棄襄武。
如果單純從地理位置和戰略價值來看,狄道城的地位無疑高出襄武一截,但此時魏軍主力在狄道、長城一線,隴東至關中防禦空虛,一旦蜀軍拿下襄武之後繼續東進,兵鋒勢如破竹將威脅長安。
丟涼州如斷腕,丟長安則如斷臂。
陳泰緊急召集了全軍的高階將領和參謀,向他們宣佈蜀軍的動向,帳中一片譁然。
情況緊急,他也省去了徵求諸將意見的步驟,直接說出自己的接下來的打算:“襄武為我軍必救之地,必須回援。但如今直接回援恐怕無法趕在蜀軍前頭,需要一位將軍敢站出來,率領一支偏師抄小路去阻截蜀軍為大軍爭取時間。”
說罷,他用期待的目光掃視著雍涼諸將,希望有人能夠自告奮勇站出來承擔這個艱難但偉大的任務。
然而魏軍的將領們尚未從司馬師洛陽之變的陰影中走出來,許多人都知道自己部下計程車卒士氣低沉,絕非蜀軍的對手,這個時候接下阻擊的任務,無異於是去送死。
帳內一片沉寂,眾人都低著頭,無人應聲。
陳泰嘆息一聲,國難當頭,竟然無人踴躍報國效死,莫非天意如此,大魏當亡?他向來是不願勉強麾下的,如今無人肯出戰,那便只好由自己……
“末將願往。”關鍵時刻,徐質站了出來。
“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來人,取酒。徐將軍,陳泰代全軍敬你。”陳泰心中激動,命人取酒為徐質壯行。
徐質淡然一笑,飲罷摔杯:“末將必與蜀寇死戰到底!”
“徐將軍乃國家棟梁,不可輕言死字。”陳泰囑咐道,“只需阻姜維兵鋒兩日,兩日後徐將軍可全力撤退。”
徐質問道:“若那時候蜀軍已斷末將歸路,徵西將軍可有別的退路教我?”
“往南退有兩條路,一條通往鐵籠山,一條通往武城山。徐將軍可取武城山之路經董亭向南安退卻,但萬不可走鐵籠山之路。”
徐質答應一聲,隨即出帳歸營點兵出發,心中並不覺得自己還有機會率軍撤退。
這一次,要和蜀軍做個了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