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經接到報告,派往狄道城的使者半路折返,稱蜀軍已經佔據了狄道城。
“這怎麼可能呢?狄道城的李簡人在何處?狄道城計程車兵呢?”王經驚愕地問道。
“有傳言……李簡已經率領全城軍民降蜀。”
王經癱坐在椅子上呆愣了許久,忽然反應過來:“速去探查姜維大軍動向!”
“不用探了。”一名身著鐵甲的將領從外頭走進來,乃是已經從討蜀護軍升任輔國將軍的徐質。
王經素聞徐質勇名,見到其人之後心下稍安,只聽徐質稟告道:“刺史大人,末將已經探明,陰平、武都邊境有蜀軍大隊人馬行動的跡象。姜維攻祁山陳倉是假,與李簡裡應外合取隴右是真。”
“姜維有多少人馬?”
徐質搖了搖頭:“尚不清楚,不過去年姜維來犯時,兵馬有近三萬人。”
“狄道城落入敵手,西平和金城難以聯絡,隴右等若被蜀賊從中切斷。若姜維以偏軍堅守狄道,率主力西進攻取金城、西平,涼州之地將不復為大魏所有!”王經眼中露出了驚恐。
徐質說道:“當年諸葛亮初次入寇時三郡叛附於他,若非張合將軍於街亭擊破馬謖,後果不堪設想。末將認為今日的狄道城與當年的街亭並無區別,趁姜維大軍被山脈所阻尚未進入平原,請刺史下令出兵奪回狄道城,末將願為前鋒。”
王經正有此意,但沒有立刻讓徐質出擊,而是指著站立於兩側官員中的一人說道:“我派此人與徐將軍同去狄道,此人曾勸阻楊頌勿中姜維之計,可惜楊頌未能採納。後沓中兵敗,也是此人及時通知吏民轉移,未使蜀軍得到大利。”
那人應聲出列,向依次王經和徐質行禮,對徐質說道:“前隴西郡功曹梁井,見過徐將軍。”
“梁井現為我刺史府幕僚,此人有用兵之能,做一個區區功曹是用錯地方了。”王經對徐質說道,“命你二人引兵一萬收復狄道城。”
徐質請示道:“末將亦派人探過,狄道城蜀軍兵馬不多,應該只是前鋒。收復狄道之後,城中軍民如何處置?”
“那些都是叛國之人,可盡殺之。”王經冷冷地說道,“狄道城只需要能夠成為抵擋蜀兵的要塞就足夠了!我將刺史印信交予你,你收復狄道之後立刻以我的名義聯絡西平和金城兩位太守,邀他們出兵與我共擊姜維!”
“末將遵命!”徐質朗聲答應。
“狄道城蜀兵雖然不多,但其城池卻極為堅固,李簡若是率領城中叛民齊助蜀軍,恐倉促間不能攻下。”梁井此時忽然出聲說道,“在下有一計策,請刺史大人和徐將軍參詳。”
王經催促道:“速速說來。”
梁井說出了自己的計謀,王經和徐質二人聽後深以為然,隨即按梁井的計策進行準備。
傍晚時分,襄武城外一萬魏軍精銳整裝待發,全軍按照上頭的命令做輕裝奔襲的準備,並未攜帶攻城武器。
徐質一聲令下,大軍開拔,劍指狄道。
喜歡殘漢虎膽請大家收藏:()殘漢虎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