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西面暫時無憂,太尉以為此時伐吳可乎?”毋丘儉曾隨司馬懿討平遼東,後又兩次遠征朝鮮攻滅高句麗,已然是曹魏如今數一數二的名將。他見諸葛恪於此役大敗,料定吳軍士氣低沉,心中頓生滅吳建功之意。
但司馬孚沉穩持重,卻認為如今尚不是伐吳的時機。
“諸葛恪此戰雖敗,但其軍主力尚存。我軍斬破過萬,卻依舊無法改變吳軍水戰優勢。”司馬孚勸阻道,“若要伐吳,當效武帝當年之法,於荊襄廣造戰船、操練水軍,如此方可伐之。”
“太尉所見深遠,末將心服。”毋丘儉對司馬孚甚為推崇,於是放棄了伐吳的念頭。
……
七月末,姜遠在且蘭城接到了來自成都將他召回的命令。
同時,成都方面派來的新任牂牁太守也已經到任,姜遠在也基本完成了計劃中安撫蠻夷的工作,於是帶著朝廷的召回之令親自前往太守府向張表辭行。
姜遠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回到軍中了,這幾日他已經透過一些小道訊息的渠道得知了吳軍在合肥新城之戰兵敗的訊息,諸葛恪沒能撐到秋收,這是一件相當令人遺憾的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然如今漢軍已經失去了來自東吳在淮南發起攻勢的策應,但姜遠認為只要有出兵的條件,義父是絕不會放棄任何北伐的機會的。
而眼下即將迎來糧食收穫的時節,大軍所需的糧草將有著落,姜遠迫切希望回到軍中做自己本職的事。
張表對姜遠這些日子在牂牁郡幫忙對南蠻所做的招撫工作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讚揚,他甚至直白地向姜遠表示自己有考慮過向朝廷舉薦姜遠為南中的地方武官。
“但姜參軍想必志不在此。”張表笑著說道,“我就是想留你在庲降都督府任職,衛將軍他也不會同意的。”
姜遠得知張表對自己的欣賞之後向他表達了感激。有朝廷的召回之令在,張表當然不可能留他,不過卻特意安排了宴席,一者為姜遠踐行,二者為新來的牂牁太守接風洗塵,賓主盡歡而散。
宴會過後的次日,姜遠帶上李膽、高騁和鹿迷啟程上路。至於幾名倖存的虎膽,姜遠早已經在他們傷愈之後打發他們先行返回。
一行四人帶著三匹馬和一輛馬車行至城門,走在前頭的高騁突然停了下來。
姜遠正待發問,只見高騁抬手指向前方喃喃道:“姜參軍,你看……”
“啊?”姜遠朝前方望去,只見一道熟悉的身影站在城門道旁,揹著行囊抱著一張木琴,遙遙向他彎腰行禮。
李膽會意一笑,拍了拍姜遠的後背:“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幫姜遠牽著馬的鹿迷也揚起了嘴角,用她這一個多月來大有精進的漢話說道:“大人,你快去和她說,‘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啊。”
姜遠回頭瞪了她一眼:“淨胡說八道,等我有空再給你補詩經的課!”
李膽學著士子們的模樣搖頭晃腦道:“這種時候應該吟‘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那邊的玉姑娘該說的是‘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姜遠被他刻意拖長音調唸詩搞得雞皮疙瘩,狠狠地說道:“我看你也別想著跟我去漢中了,回成都我引薦你去讀書檯治學吧……”
喜歡殘漢虎膽請大家收藏:()殘漢虎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