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
冀縣城西二十里外,漢軍營地燈火通明。
姜維的中軍大帳內人頭攢動,三軍眾將齊聚。
“衛將軍,諸將都到齊了,開始議事吧。”夏侯霸向姜維請示道。
姜維微微點頭,面色凝重地對眾將宣佈道:“諸位將軍,經過深思熟慮,我已決定退兵,接下來分派各部撤退順序和撤軍路線。”
“退兵?”
“不攻打冀縣了嗎?”
諸將突然聽聞要撤退,大多數人都沒有心理準備,帳中頓時一片譁然。
“接到斥候探回的訊息,從長安、洛陽趕來的魏軍已經抵達郿城。”姜維說道,“由雍州刺史陳泰負責督軍,共十五萬眾。”
十五萬這個數字深深震撼了在場的漢軍將領們,他們的第一反應是難以置信,但姜維眉宇間的陰雲卻顯然表明這個兵力數字並不是虛張聲勢。
“這怎麼可能……難道曹魏君臣就不擔心諸葛恪攻破淮南嗎?”
姜維也想不明白,為何在諸葛恪威逼淮南的情況下,曹魏還能調出十五萬人馬來對付自己。要麼是吳軍給的壓力不夠大,要麼是魏國如今的實力已經遠遠超出自己戰前的想象。
但不管是哪個理由,現在他們都必須撤退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對我軍不利的訊息。”姜維繼續說道,“先前派往西涼聯絡羌族的使者失敗了,羌人沒有答應與我軍結盟合作,並且他們十分懼怕郭淮。”
姜遠聽到這裡心中暗暗一驚,想起此戰開始之前阿志他們就是為了護送聯絡羌人的使者才離開虎膽營的,如今結盟失敗,不知道他們是否還平安?雖然姜維在這裡只是一句話帶過了此事,但姜遠總覺得這裡面恐怕有曲折的細節。
與西羌結盟失敗,意味著大軍的側翼也不甚安定,曹魏金城太守楊欣手中尚有一支完整的邊軍,這個時候確實應該撤退了。
“給原道城下的偏師傳令,趁夜退軍,按原路退回沓中。”姜維吩咐道,“我軍今夜拔營,往南經祁山撤回武都。”
“將軍,祁山還在魏軍手中。”有人提醒道。
“區區千餘人罷了,不足為慮,依令行事吧。張嶷將軍,勞煩你部為全軍殿後。”姜維擺了擺手,示意眾將各歸各營安排撤軍。
張嶷接下了殿後的任務,回到無當飛軍之時發現姜遠也跟了過來。
他有些意外地問道:“姜參軍你不跟隨衛將軍他們一同撤退嗎?”
“從沓中伏擊開始,我被指派為張將軍的副將,這個命令到現在還沒有解除吧。”姜遠聳了聳肩,“殿後任重,我來與張將軍分憂吧。”
張嶷沒有反對,帶著姜遠進了無當飛軍的軍營,召集一班將校進行動員,分派殿後任務。
以狼池為首的一眾無當飛軍將領沉著冷靜地接受了退軍以及為全軍擔任後衛的任務,沒有人提問也沒有人抱怨,這讓姜遠感到由衷地佩服。
這支幾乎全部由蠻族士兵組成的軍隊自沓中伏擊戰以來一直擔當重任,斷隴西之敵退路、奔襲奪取陰平橋頭要地、馳援鑰谷伏擊鄧忠,現在又要作為全軍的後衛防範魏軍追擊,連姜遠一介外人都覺得主帥對他們有些過於刻薄了。
等到其餘人領命離開之後,姜遠忍不住向張嶷問道:“張將軍,你究竟是怎麼統領他們的?連番轉戰做先鋒,退軍時又要為全軍殿後,換做是別的軍隊,也許這時候已經……”
“已經難以維持軍心士氣了是麼?”張嶷接過他的話說道,“確實,鑰谷一戰我們打得很辛苦,各校麾下都有損失。不過要論韌性和頑強這兩點,我對無當飛軍有足夠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