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莽第一個跑上山頂,望著陷入一片火海的山寨,這個身長九尺的魁梧漢子竟然嚎啕大哭了起來。
火光之中,一道身影拖著長槍緩緩走出,槍尖與地面的石塊摩擦發出刺耳的聲音。
於莽抹了一把眼睛朝前望去,看清了身著虎步軍衣甲的姜遠,頓時想起了這就是白天在一線峽谷被大哥和二哥放跑的那個傳令兵。
就是這傢伙毀了大夥的山寨嗎……
於莽憤恨地盯著姜遠,大吼道:“受死!”
姜遠舉起手中軍弩,毫不猶豫射出一箭。
於莽手中長刀一揚,叮噹一聲脆響,精準地格開了朝自己飛射而來的弩箭。
好身手!姜遠心中暗歎一聲,把軍弩拋到一邊,甩手將長槍掄到身前,抬腳踢起槍桿雙手抓握,槍鋒平平指向前方。
彼此相距不過十步,於莽肯定不會給自己裝填弩箭的機會,所以一箭射完之後姜遠就果斷放棄了軍弩,改用長槍迎敵。
長槍足足比於莽手中的刀長兩倍有餘,雖然一寸長一寸強,但面對身手了得的於莽姜遠也不敢大意,每一刺都極快且用招謹慎,緊守槍圓之內,以攻代守阻止對方接近自己的企圖。
於莽幾次突進想要近身到槍圓範圍之內以化解彼此兵器長短帶來的劣勢,但都被姜遠用漂亮的兩段連突刺給逼退,意識到眼前這年輕的官軍是個好手之後,於莽更加熱血沸騰了起來——這人,可比白天輕鬆收拾掉的那幾個護衛有趣多了!
姜遠察覺到於莽的眼神由一開始的兇戾漸漸轉變為狂熱,頓時心底冒出不祥的預感,雖然早料到此人會有些難纏,但沒想到真的交上手之後竟然會令自己久違地感到不安。
兩段連突刺的槍法雖然極具威脅但卻非常考驗臂力,消耗體力也極大,考慮到之後還要保護費芸葭突圍,姜遠不敢再用,轉而以相對省力的單段刺輔以挑和劈的動作。但這樣一來,他也無法像之前那樣完全將於莽壓制在槍圓之外。
又鬥了幾個回合之後,終於被於莽抓住機會,滾身躲開姜遠一記刺槍之後迅速搶上前去,趁姜遠未及收槍之際一把抓住了槍頭附近的槍桿。
姜遠反應也很快,在於莽發力奪槍之前便主動鬆手,讓槍桿下落的同時一腳踏上,藉著槍桿略微彎曲後向上彈起的力道一躍而起,凌空拔刀砍向於莽。
於莽舉刀相格,因見姜遠這一刀攜下落之勢,不得不放開了抓住的槍桿,左手托住刀背以雙手的力量相抗。
兩刀相擊,於莽雙膝微屈卸去力道,發喊一聲將姜遠頂開。
姜遠則借勢向後翻了個身,再落地時甩手將手中刀朝於莽擲出。
“當”一聲脆響,於莽揮刀將姜遠擲來的刀掃落,但他還來不及得意就臉色一沉,因為姜遠在擲刀之後立刻用腳勾起了地上的長槍。
從棄槍用刀到棄刀再用槍只經過了短短一剎那,但正是在這一剎那的攻防博弈中,姜遠不但化解了被於莽拉近距離抓住槍桿的危機,還搶回了一次絕佳的進攻時機。
他毫不猶豫,長槍夭矯如龍刺向於莽。
生死關頭,於莽竟然出現了絕不該出現的失誤——愣神。他被姜遠這番出人意料的應變奪走了心氣,在鬥志上便已經輸了,此時看到長槍朝自己扎過來,竟然也忘了閃躲。
姜遠本可以一槍將其刺個對穿,但在最後關頭,腦海中忽然冒出一個鬼使神差般的念頭,驅使他變招卸力,將原本刺向於莽前心的槍尖點在了其右臂上。
於莽痛呼一聲,長刀落地,右臂頓時血流如注。
“三弟!”齊崮和祝洵此時帶人趕來,正好看見於莽受傷的一幕,兩人皆發出驚呼。
姜遠原是打算留於莽一命,沒想到這麼快便有大隊山賊趕來,頓時咬牙心一橫改了主意,長槍對準於莽咽喉準備刺下。
“姜參軍!”被其餘四名士兵保護在後頭的費芸葭忽然喊道,“留他性命吧!如此勇武之人,殺了未免太過可惜!”
姜遠遲疑了一下,恍然發覺費芸葭和自己想到一塊兒去了,他剛才之所以沒下死手,也是想著將此人收入軍隊報效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