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修不停嘴的介紹、和明顯是那高階修士的默許之下,楚妙才知道了這二人的來處。
原來隨意樓的大東家,就是這位“計老”。
計老名叫計連城,本是天機宗附近的修士,四處遊歷到此,來朱思城也才六十來年。
計連城歷來喜歡研究靈膳和靈酒,天機坊市的隨意樓就是他開的第一家店鋪。
只是他喜歡到各處遊歷閒逛,在每一處都呆不長久,是以天機坊市的店沒開多久,就扯腿走人了。
由於請來的人不會他做的靈膳,導致天機坊市那家隨意樓的靈膳十分一般,只有他每年提供的靈酒才吸引人。
幸好天機坊市中有不少熟人捧場,加上開店多年,也就慢慢有了名氣,才有人只為靈酒也願意去一試。
後來計連城每遊歷到一個覺得不錯的城池,就在當地開個店鋪,不想呆了就留下管事的,自己走人。
只是這種隨意散漫的經營,加之有時候“忘了”給店鋪供酒,導致大多店鋪倒閉,至今只剩這家和天機坊市的原店。
因為計連城大部分時間脾氣都不好,這家店又未請別人,只他自己和話嘮的女修經營。
二人有意無意,得罪了不少顧客,加上位置偏僻,這家店來的人也就少了。
只有幾個固定愛酒之人,會定期來取酒,除了楚妙二人,最後一批客人還是一年前進店的。
更直接的原因是,計連城與朱思城城主景牧有過節,一到城中就圈了這塊地,直接開起了店。
景城主讓他交靈石買地,也被其拒絕,二人又都是高階修士,一動手就會波及千百里,不好說打就打。
景城主就讓一群築基初期的修士,隔幾日就上門要債,弄得本就不好的生意更差,計連城卻就是死賴著不走。
女脩名叫如畫,自稱是計連城專門撿來,留在身邊打下手的。
如畫看上去四十來歲,身段苗條,有著細細眼紋,相貌倒也對得起如畫之名。
雖有些話嘮,但卻知道分寸,並未說計連城的修為,以及到底是天機宗哪兒的人。
楚妙和古念寧自然也不會多嘴去問,只是聽到計連城不走的原因時,皆是眼角一抽。
“掌櫃的說了,景老兒不是個好鳥,他要在此地等到下屆選城主,好投景老兒死敵一票。”
說完後如畫也覺得有些無語,正想開口抱怨,忽然想起計連城就在後廚,又悻悻地閉了嘴。
楚妙並未完全放鬆警惕,也知道言多必失,只一言不發,淡淡聽著如畫介紹著朱思城,等著靈膳上桌。
倒是古念寧聽得津津有味,似乎對如畫也很感興趣,不停問些朱思城的趣事,與其聊得倒是和諧。
等了片刻之後,一罈酒就從後廚穩穩飄到桌上,如畫將酒開啟,也不再打擾,知趣地離開了桌子,進了後廚。
楚妙在酒一開啟後,就聞到一股醇厚的酒香,與在天機坊市喝到的一模一樣。
二人一邊細細品著酒,一邊等著久久不上的靈膳,直到一小壇酒去了一半,菜才緩緩飄了出來。
上桌之後,楚妙和古念寧忍不住食慾大開,每道菜一一嘗下,只覺從未吃過這樣美味的靈膳。
三道都是天機坊市隨意樓中一樣的菜,味道卻猶如雲泥之別。
其中有一道菡萏魚片,鋪成盛開白蓮模樣,淋著一層亮亮的汁,外表倒是與天機坊市裡那家相仿,
但是一吃便知,這一道不知下了多少細緻功夫,
入口即化,味道鮮美無比,其中靈氣也十分精純,顯然用的魚也非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