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得他都沒多少時間做自己的事情了。
當然,於不凡本身也是有著工作的。
那就是進行試驗班的建設。
只不過,他自從收了劉元良這個寶貝弟子之後,這諸多的事情都是交給了劉元良,自然是不用自己親自做了。
這劉元良也是不負厚望,一個人做事愣是比其他長老諸多親傳弟子一起辦事都要來的快。
甚至,有些時候,一些親傳弟子還要道劉元良這裡來請求幫助。
不得不說,於不凡的計劃,成功了。
他成功地得到了一個免費的勞工....
而在劉元良的不懈努力之下,這青月宗分班級試驗,終於是拉開了帷幕。
因為每個境界的試驗班都只有一個,人數也都只有幾十人,倒是不需要多大的場地,四五間寬敞的房間即可。
而後便是指導者的選拔。
按於不凡的章程來說,這些被選拔當做指導者的護法執事,被稱作“老師”。
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師父”,而是“老師”。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師父,是傳統意義上的“師”。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這是“師父”一詞的由來,分量很重。
但是,相應的,師父的職責也是更為重。
身為人師,便要對弟子悉心教導,不得有絲毫馬虎。
“有教導之實,而無師徒之禮!”
這則是於不凡對於這個“老師”的定義。
也就是說,這些老師對於班內的弟子有作為師者教導弟子的實際作為,但是卻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師徒之名。
平日裡,你可以以師徒之禮相待,但是卻不能以師徒名相挾。
挑選老師這件事,劉元良按於不凡的意思,進行地十分地慎重。
一個好的老師,首先要能力足夠強,這樣才有資格教導弟子。
而後便是需要有責任心和愛心,還需要不錯的口才與因材施教的能力。
最後則是需要一顆對於青月宗熱忱的心。
什麼樣的老師就會教匯出什麼樣的弟子,尤其是這思想方面的。
教育不是慈善,若是教匯出來的弟子對青月宗沒有忠誠可言,那不教也罷。
這樣一來,有資格當老師的人,反倒是不多了。
按於不凡的意思。
淬體和開竅的設一個外門班。
聚靈、化靈各設一個班,分別為內門班與精英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