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麻袋裝著半個月口糧,郭小五踏出了爹孃的院落!此時他的心情是複雜的,在離開村口後他幾番回頭看向妻子一直都在看著自己,他每一次回頭都招招手讓青蘭回家,然而每一次回頭的時候青蘭還是在村口站著。
等郭小五過來三岔路口快要看不到村口的時候,回頭才看見青蘭轉身回去。
他揹著的是玉米麵饃饃還有窩窩頭,幾個大蒜頭三根大蔥!還有五塊醃製的幹辣頭用粗鹽醃製的成塊的蘿蔔乾。)這些下口糧的菜能夠存放,夠吃半個月的菜。特別是醃製的蘿蔔乾,一塊能吃一兩天,兩三口就能吃掉一頓的口糧。
醃製的蘿蔔乾除了鹹,沒有多餘的味道。
踏在回城隍廟學藝的路上,郭小五的腦海中迴盪著青蘭的抽泣聲!最終也只能發出一聲聲嘆息。
“小五啊!要不過兩年再去投軍,家裡的日子也不是過不去。”娘說道。
“娘,不是俺非要去。這次徵兵三哥也說了跟往常不一樣,那個黃團長可不收糧食頂用兵丁,如果這次我不去就要斧頭去,去了也是個兵蛋子。
能躲過一次是一次,看黃團長的性格可不是講情面的。”郭小五回應道。
“要不我跟你大哥商量下,讓斧頭去投軍!畢竟你與黃團長是師門兄弟,也不會待斧頭差了。”娘說道。
“這樣俺一輩子心裡都會不安的,再說我這次可是領兵,當的是軍官!會回來的。”郭小五說道。
“哎……”娘只有深深的嘆息一聲。
學藝的日子繼續,在下一次回去探親的時候青蘭再也沒有提不讓郭小五參軍的事兒!眼前快要秋收,徵兵的事兒老百姓都傳開了,五丁抽一,全縣一千五百個壯丁滿了十六歲的,不到三十歲的都逃不掉。
徵兵的黃團長說了地主家也要出兵,想要用糧食錢財省去名額是不行的!黃團長沒有將一絲的情面。
家裡當著面也商量了這個事兒,五丁抽一家裡必須去一個!斧頭剛滿十六歲還沒有成家不能去,而能去的只有小五,這也是最好的結果。畢竟郭小五參軍後,直接就是帶兵的軍官。
即使王青蘭再不情願,可畢竟他是五嬸子!不讓小五去投軍的話怎麼也說不出來。
農曆五月夏收的日子來臨,郭小五放假了半月!王青蘭的肚子也越來越大,再過兩三個月就要生娃,而此時郭小五已經練刀劈材,師父給他準備的枯木樹幹還剩下一百根木頭。
隨著他的刀法愈加成熟狠辣,劈材的時候也越來越容易。
夏收時節,太陽有些火辣!隨著天氣的變暖,過了冬季如今老百姓的衣服穿得越來越薄。枯木逢春,風掛著滿是綠葉的白楊樹嘩啦啦作響,樹梢跟著風搖擺。
隨之風而動的還有漫山遍野的金黃,麥子熟了!麥芒如銀針般堅硬,麥稈支撐著麥穗搖搖欲墜。
隨著冬天的幾場大雪,春天的幾場春雨!今年迎來了大豐收。
昨日剛剛從城隍廟回來的郭小五,今日起了個大早!正在院子裡扎馬步。挺著肚子的王青蘭也已經起床,他手裡拿著兩把割麥的鐮刀。
“夜個咱爹說了,讓你去割麥子!今年收成好,你也不能閒著,我跟著你一起去。到咱家的那二十畝田裡看看,現在這時候爹孃也在,今兒中午咱回孃家一趟。”王青蘭說道。
“從小到大俺也沒有割過幾次麥子,爹這是要讓我幹活!學著莊稼怎麼收的,就不怕我幫倒忙。”郭小五笑著,收了馬步把青蘭手裡的鐮刀接過來。
“等你不想當兵了,回家了也要種田!咱也過幾天太平日子。”王青蘭期盼道。
“等太平日子來的時候,不知道是猴年馬月了!爹孃昨夜說不讓你去幹活,你還是在家歇著,要是把你帶到地裡,指不定爹孃數落我。大嫂二嫂也饒不了我,這可不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