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廟的武師傅,據說年輕的時候是皇宮裡的帶刀侍衛!一身的武藝幾乎五人能敵。自從清朝滅亡後就回了家鄉住在了城隍廟,開了收徒教授武藝為生。
不過這武師傅收徒弟是有條件的,那是要看天賦!孩子是習武的料子才行。除了看天賦更重要的是拜師禮,那是要三百斤白麵,五百斤的玉米麵,粟米兩百斤,大洋五個。
一句話就是窮文富武,沒有這些東西就是有練武的材料也是不行的!練武的人吃飽飯是最低的底線。
武師傅三年才收一次徒弟,總共收九個入門弟子!光拜師禮就等於是一家人差不多一年的好面口糧,但就是這樣方圓十里八鄉的都趨之若鵠,勒緊褲腰帶都要把孩子送過去試試。
不說是拜師的糧食,就是那五塊大洋也是讓普通老百姓掏空了家底。
但學藝出了師門可是很有前途,每年送去的拜師禮都不算什麼!這些弟子有本事傍身,不管是投軍還是混世道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其武師傅的勢力聽說也沒有誰敢招惹。
即使是董大局長還是歷來上任的縣老爺,見了武師傅都要客客氣氣的。
“爹,就是有錢也不一定能讓小五拜師成功啊!光是考核那幾關就不是一般孩子能過的。”郭老大開口道。
“這我知道,想拜師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不過今年武師傅要收一個親傳弟子,這親傳弟子不但能繼承他所有的衣缽,還不要求家世。這可是難得的機會,現在年月這麼亂!就是成不了他的親傳弟子當上入門弟子都不是一般人能招惹的起的。
小五子這毛病得治!等明年成了家你們又不能天天看著,一輩子照顧著!要自己把門事兒扛起來,過好自己的日子。”郭老捏說道。
“爹,學武聽說可受罪了。”郭小五不情願的說道。
“哼!這裡沒有你插嘴的權利,爹讓你幹什麼你就去幹什麼。”郭老捏冷聲訓斥了一聲。
“咱爹說的對。”郭老二插話道。
“爹,您說咋辦就怎麼辦。”郭四兒說道。
“小五這毛病是要好好的治理好!不說他這一身打仗的本事,學了武把子到時候丟了槍桿子也有活命的營生。”郭老大也同意道。
郭老大、郭老二、還是郭四兒都知道老爹是為了小五好!他們這些做哥哥的自然要支援,即使小五不願意也不行,他自己做不了主。
“那行!十月初一,東西都準備好去城隍廟。”郭老捏最終拍了板。
兩天後八月十五中秋節,郭老三在城裡僱了一輛馬車,帶著快要成婚的媳婦回了家!今天是大團圓的日子,一家人其樂融融的過了一箇中秋節。
除了郭老三、郭四兒、與郭小五臨近的婚期,讓一家人最高興的就是現在的郭老三當上了警察隊長,手下三十多個弟兄都是曾經跟他一起混的生死兄弟。
如今在縣城郭老三出了名,短短几天時間就橫掃了縣城的街霸混混!名聲響徹縣城的大街小巷。
縣城的治安上升到了新的高度,而郭老三的心狠手辣更是深受董大局長的信任與器重!不過幾天的時間,儼然成為縣城的第一警察隊長。
家裡是極其熱鬧的,十四五歲的錘頭是家裡的長孫!也是郭老大的大兒子,一同坐在了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