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上官秋病去,李儒雖心有哀傷,但更多的是有著那種出人頭地,一展胸中抱負,不負平生所學機會來到的興奮感。
同樣是降將的陳宮,初來乍到,便多進良策,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相處時間尚短,李儒並不多做表現,與陳宮同堂獻策,李儒也不得不多想幾分,兼顧四方,才是穩重求進的根本做法。
趙信揮手稱善,贊同二人之策,隨後問道:“當取何人出戰?”
陳宮道:“主公,高順所練之陷陣營,可做先鋒。”
趙信聽之,愕然當場,心道:求功,喂起自己人也不是這樣說話的吧。不過公臺這般與我說,看來其內心已經將吾視作主公矣。
趙信很是痛快的道:“好!便著高順統其陷陣營,並遣一萬軍馬交其統領,充作先鋒!”
“諾!”陳宮興高采烈的答應下來!
了空接著道:“主公,討伐袁紹,是為定北地之大事,若功成,則北地無虞,坐實霸主之位,傲視群雄,不可輕之。當請主公親引兵馬而討之,則袁軍必望風歸降也。”
趙信並未急於答話,笑意吟吟的道:“且先喝茶,歇會兒再說。”
李儒不知趙信竟會如此回覆,面色陡然出現一絲不恰,趙信自然將其收入眼中,心下一笑,道:文優啊文優,你實在是太過小心了,既然你如此,那我就該換個方法和你相處了。
陳宮瞧出場中氣氛異樣,乖乖端茶喝水,事不關己,擺出一無所知的做派來。
須臾,趙信落盞起身,道:“好!吾便親自出徵,討伐袁紹!傳吾令,著高順為右先鋒,張飛為左先鋒,分南北兩路,自河西而發,見山開路,逢水搭橋!”
“諾!”陳宮、李儒心中已有計較,盡知趙信心中之意。說到底,趙信對麾下各派仍有提防。張飛是劉備舊部,高順則是呂布舊部,分左右而用,叫其彼此相競也。
隨後趙信又下令,調北部太史慈、潼關黃敘,同伐袁紹!
陳宮道:“主公,不可!那韓遂心意尚未可知。”
趙信哈哈一笑,道:“吾晾他也不敢趁虛而入,吾正要伐他,苦於無名也。”
次日,高順、張飛各引萬餘兵馬,自河西而進。趙信自引五萬精銳,居後策應。鎮守渭南的淳于瓊,忙發書告急。袁紹得信,大驚,忙叫麾下文武商議應對之策。
謀士許攸道:“與趙信一戰,早晚將至,此乃決戰也。趙信往,可書請曹操同擊之。”
袁紹許之,逢紀卻道:“今且守候天時,不可妄興大兵,否則恐有不利。”
袁紹大怒,道:“趙信已伐渭南,難不成吾坐此地等死耶?”說罷,便叫麾下心腹連夜調集四萬精兵,奔赴渭南來援。
且說高順、張飛兩名急先鋒率先開到渭南城下,淳于瓊不敢大意,並不出城迎戰,高順張飛二將亦不急攻城,耐心安營紮寨,等候趙信大軍開到。
兩日後,趙信兵到,袁紹亦至,兩相對壘於城外。
趙信匹馬而出,叫袁紹上前答話。
袁紹麾下猛將顏良、文丑皆被趙信所擒,加之趙信武力了得,堪比溫候,袁紹索性便不帶武將傍身,自拍戰馬而來。
趙信不免佩服其之膽量,同時,心下也閃過一絲將袁紹當場格殺的念頭!後來,還是將之摒棄了。這個年代,素來講究名聲,若趙信行此事,可算得上是宵小之輩,萬年難以翻身。
只見袁紹金盔金甲,錦袍玉帶,仍有昨日之風。
“本初兄,許久不見。”趙信笑道。
袁紹冷哼一聲,道:“相信子麟率如此大軍前來,不是與我敘舊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