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道:“趙信得潼關,袁紹必然憂慮重重,主公只需一紙書信送之,告之其趙信欲要斬盡殺絕,並進一險策,袁紹必從之!”
“哦?快快說來!”曹操忙湊近詢問。
郭嘉道如此如此,這般這般,曹操聽之,大喜,從之。
次日晚間,曹操親筆手書已送至司隸,袁紹經冀、幽之慘敗,頭髮花白,隱約間老態多現。
得知曹操使者來到,袁紹接見,拆開信件視之,顫抖著手指,罵道:“曹阿瞞,果真毒計也!”
於是便遣士卒叫來許攸、逢紀、郭圖等一干人商議此事。
三個謀士皆贊同,唯獨袁紹末子袁尚不答應,其道:‘父親大人,此計是那曹操奸計,欲叫父親出兵與趙信相拼,其坐收漁利也!便是趙信欲來討伐司隸,吾亦可借黃河之險,與之拖延抗衡!’
袁紹道:“吾自明白其中道理,然曹操此計一旦成功,趙信必敗。顯甫啊,雖說此時曹操奸計,但吾若不全力一搏,早晚要被耗死在趙信與曹操的夾縫之中。也許這是我最後一絲機會。”
袁紹話都說到這個地步了,袁尚自然不會再行反駁,轉而補充道:“既父親心意已決,孩兒有一句話,不說不快。”
“顯甫只管說。”
袁尚道:“若此計成,父親大人萬萬不可趕盡殺絕,應見好就收,如此可叫趙信亦能牽制曹操,為我方爭取養力時間。”
袁紹笑著點頭,道:“這是自然,他曹操欲要坐收漁利,又豈是如此簡單!”
親自坐鎮濮陽的趙信,也看到了攻下潼關的場景,不禁為黃敘的勇猛點贊。趙信根據上官秋之計,遣精兵,奔襲蒲州,佔據首陽山制高點!
研究院根據趙信提出的木製羽翼的概念思維圖,先後設計出幾十款人造羽翼,從高處躍下,可借風力而滑翔。經過上百次的用野物試驗後,確定安全著陸的機率達到九層九,趙信方才答應保密量化生產!
這一生產,豈不就是五千架,趙信挑選五千精銳士卒,交付黃敘、羅琦二將統領,自首陽山一躍而下,藉著風力,在夜色下,飛入城池!與此同時,黃忠則率兵正面攻城。
曹休見敵軍只萬餘人,嗤之以鼻,正廝殺間,忽然城內殺來數千精兵,自內開啟城門,曹休內外受敵難以抵擋,血戰不退,昏厥倒地,得士卒拼死相救,方才逃出城外。
黃忠戰局潼關後,一面於城頭東南角用以篝火點成三處梅花形,告知河對岸首陽山的兵卒,已拿下潼關,飛馬報知趙信。
隨著趙信拿下潼關,袁紹、曹操兩面都感受到極大威脅。
袁紹拖著病體,親率大軍,往潼關進發,曹操亦是親引水軍,登上黃河,自延津、白馬二城出發,其勢無疑是為前來討伐黎陽、濮陽二地。
擁有掃描系統的趙信,自然見到了曹、袁兩面的動靜,對於西面飛速靠近幷州的一股軍隊,趙信不禁嗤之以鼻。
叫來親弟趙雲,道:“子龍,現在有一要務交給你。”
“請主公吩咐。”趙雲奉手道。
趙信貼耳邊吩咐,趙雲道:“諾,必叫牽招、蔣義渠有來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