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信帶頭衝鋒,敵將龔經見程遠志被斬,也是軍心大『亂』,高呼撤退!
趙信一杆長槍舞動之下,接連斬殺十幾名黃巾士卒,直奔龔經而來!龔經沒想到趙信速度如此之快,尚沒來得及反應,早被一槍點在胸腔,當場慘死,摔落馬下!
身後周倉、楊休、安虎車、羅琦、魏烈、周屋、鄭天南也是統兵跟上,一番追殺,把五萬黃巾軍殺的是丟盔卸甲,一路往大興山北而撤。
一路殺到大興山腳下,黃巾軍正潰逃著,忽然前方又是出現一股子漢軍,為首將領大漢如入無人之境,眨眼間斬殺數十人,隨後立足山口,大喊:“降者不殺!”
黃巾軍退無可退,群龍無首,紛紛倒戈投降。
一戰下來,斬殺黃巾七千餘人,屍橫遍野,歸降者有三萬人。趙信定下三個條件,不滿足者不收,其一,年齡不超過四十歲,其二,年齡不足十五歲,其三,提起百斤石頭支撐不住十秒。
照著規矩收人,三萬多降卒最終留下的只剩九千多人,不足三分之一,可見這些黃巾軍戰鬥力有多差。
趙信吩咐杜江和王揆帶著五千降卒趕回城外大寨,自己則是領著剩餘兵卒回行任丘城。
來到城頭下時,卻是看到城頭上掛著兩顆人頭,其一正是王元,另一個留著稀疏八字鬍,趙信卻是沒見過。
見到王元頭顱,趙信知道,這個王元最終還是動了壞心思。
嘆了口氣,沒有多言,而是領著兵馬走進城去。和趙信征戰歸來計程車卒也是見到了他們的任丘縣令頭顱被高掛在城頭上,竟然是沒有一個人出言詢問為何。倒是周屋和鄭天南二人見了,神情一陣顫慄。
一番大戰勝利,趙信身為任丘最高長官,最具實權人人物,賞勞軍士自然離不開他。忙碌完畢,已經是後半夜,剛躺下休息,忽收到高陽縣令龔景牒文:聲稱黃巾賊眾圍城將陷,祈求任丘發兵救援。
趙信急忙招來一眾心腹商議此事。
趙信剛在任丘城殺了縣令王元,尚未站穩腳步,若是趕去支援高陽,任丘城內怕是會有不安分子動『亂』,尤其是王元的一眾親信官員。
但不去救援,難免會落人口舌,朝廷追究下來,不好交代。
朱童道:“子麟,救援高陽,勢在難免。若是子麟信任,某鎮守此地。”
趙信看了看朱童,笑了起來,道:“子丹『性』情耿直,我並非不信任子丹,只是這城內多有王元餘孽,我怕『性』格豪爽的子丹受人暗害。這樣,我請關峻與你同守,你看可否?”
朱童聽聞此話,當即點頭,道:“這自然是最好。只是高陽敵軍勢大,若是關峻留下,我擔心子麟你人手不夠。”
趙信對關峻很是賞識,而且此前王揆也和自己說過,若說任丘城五千人軍隊中說起人才,關峻和魏烈二人可算是數一數二。關峻『性』格沉穩而不失進取,魏烈實則是一莽漢,若說衝鋒陷陣魏烈決不必關峻差,但說踏實守城,耐住寂寞,魏烈真不是這塊料。
“子丹放心,在外征戰,便是不敵亦有歸處。若是任丘有失,萬事皆廢矣。便以此而定。”
青州勢急,次日一早趙信便是集中一萬人馬,奔赴青州。
黃巾軍正圍城猛攻,見有一大堆官兵趕來,當即分兵混戰。
趙信率兵兵馬衝殺一陣,寡不敵眾,麾下士卒損失甚大,故而退二十里下寨,詳作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