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吃完,關小八主動要去洗碗,蔣映嵐沒讓,說放著一會她來,咱們先好好說會兒話。
出乎意料的,關小八先說了,他說:“嵐姨,您別再買東西了,倉房裡都堆不下了。”
蔣映嵐剛才去準備狗食,也看見了倉房裡的盛況,她有些不好意思,說我們住在這已經很麻煩了,不能再佔你們便宜。
關小八說不是佔便宜,“美哥他們還要很久才能回來,到時候都放壞了,你們就幫忙吃吧。”
這天氣哪能壞?
關小八也意識到這點,補充說明:“東西放久了味道不好,我叔公肯定得扔。”
叔公......蔣映嵐咂舌:“那麼些東西得不少錢呢,關老師說扔就扔了?”
關小八說確實如此,我叔公嘴叼,稍微不新鮮都不肯吃。
末了,還來了句,“您要是覺得不自在,就給錢好了,隨便給點意思下,扔了怪可惜。”
那確實可惜啊,除了之前給阿釵的“年貨”,還有各種各樣的肉類海鮮,冬季少見的蔬菜瓜果,一看就是外地大棚種的,一般人家哪買的起?
蔣映嵐想了想兜裡的錢,說:“也行,聽你的。”左右開了年就能找房,回頭多給些錢就是。
“小八兄弟,”馮宏寶自來熟的問,“還沒來得及問,你怎麼弄到那些照片和錄音的?”
關小八瞥了蔣釵一眼,見她沒啥反應,就直接打馬虎眼了,“耿維求他師兄弟幫忙的,具體我也不清楚,我就是幫忙跑腿,等耿維回來你們問他好了。”
“小八哥哥,”蔣釵指了指裡屋,“關老師住在這兒嗎?”她對小八口中的“叔公”更感興趣。
“不住這兒。”關小八說他叔公住在南邊的那處大院子裡,這裡是另外三位老師的住處。
這麼多老師......
馮宏寶問出了眾人的疑問:“你們辦學校啊?”
關小八說不是,“我叔公以前是大學老師,因為喜歡種地不當老師了,三河地肥水美,他就跟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來這當農民了。”
不當老師當農民,還擁有這樣的院子和126......當代陶淵明啊?
蔣釵才不信,少言寡語的關小八突然說出這麼些話來,肯定早有準備。
這是人家個人隱私,不影響到她的話,她也不在意。
當然,會影響到的話,暫時也沒辦法,抓緊時間提高自身能力是當務之急。
馮宏寶想的更多,他問關小八:“我前幾年來豐山這邊打秋杏,當時好像沒有這幾處院子,這裡建好不久吧?”
蔣釵也很好奇,在這個年代,批地皮建房不容易,這幾處院子咋來的?
豐山與縣城相距十幾裡,中間隔著一道寬寬的梳子江,她前世很喜歡去梳子江邊玩耍,卻也沒到過豐山跟前,根本不知道這邊還有幾處大院子。
關小八似乎知道他們在疑惑什麼,說院子建了有小兩年了,我叔公跟耿維的父親是好友,當年是耿遇農幫我們建的這幾處院子。
倒是說得通,耿遇農算是個人物,離休前在三河人脈不淺。
阿釵點著小腦袋,說:“原來六七八九哥哥都喜歡種地啊。”
“差不多。”關小八十分誠懇。
裝!格鬥少年差不多喜歡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