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東海王司馬越因為禦敵之事憂愁不已,琅琊王司馬睿向司馬越推薦了王導,俱說王導有破敵之策,司馬越大喜,急召王匯入宮,少頃,王導來到殿內,但見王導此人,生的面如冠玉,身披紗氅,儒雅清秀,飄飄似仙,果然有非常人之相,司馬越看著王導,心中甚喜,道,
“聽聞琅琊王之言,先生可有破張方之策?”
王導跪拜道,
“下官是有一策,可助大王擊破張方!”
司馬越大喜,慌忙下堂,雙手扶起王導,道,
“何策?”
王導道,
“下官聽聞,其實河間王是想議和的,但是張方不同意,大王何不拿這一點來做文章,下官有位同鄉,乃是下官的發小,現在在張方那裡做參軍,名叫畢垣,此人徇財貪夫,嗜財如命,大王何不買通畢垣,離間二人關係。”
司馬越皺著眉頭,道,
“孤聽聞這倆人關係甚好,張方數次救司馬顒於危難之中,深得司馬顒的信任,如何才能離間二人?”
王導輕輕一笑,道,
“孔子有云,三人成虎,司馬顒對張方無比信任,那是因為沒有觸及到司馬顒的軟肋!”
司馬越大喜道,
“如此甚妙,先生可能去弘農走一遭?”
王導跪拜在地,道,
“願為大王驅馳!”
自始,王導親自渡船跨過黃河,然後馳馬直奔弘農,未帶任何財物,只帶了一份書信,趁夜,悄悄混進了弘農城,來到畢桓的府邸。
畢桓此人,身材矮小,歪眼長舌,臉頰瘦長,頜骨高突,其幼年之時,畢桓都他人嘲諷為“羊公”,白天之時,張方醉酒,畢桓前來訴事,張方越看畢桓猥瑣的相貌越來氣,不由分說把畢桓打了三十軍棍,此時畢桓正在宅中生悶氣,忽而下人來報,道有故人來訪,畢桓伏在床上道,
“什麼故人不故人的,什麼故人也不見!”
話音剛落,只聽屋外一人說道,
“羊公,好大的脾氣!”
畢桓一聽來人稱自己為“羊公”這個少時才有的諢號,便大聲說道,
“何人於屋外?”
王導推門而入,畢桓一見是王導,艱難忍著屁股的疼痛起身,讓王導坐下,王導疑惑道,
“羊公怎如此作態?”
畢桓把門關上,清退了下人,罵道,
“張方這個莽屠戶,今兒醉酒無故把我打了一頓,我在這個屠戶手裡,過得真是水深火熱的生活啊!”
王導聽聞畢桓此言,心中暗喜,道,
“此事有八九成了。”
心裡想著,王導卻是面色不改,道,
“張將軍乃是世之良將,當年進兵洛陽的威名可是揚於天下,在這樣的將軍手下做事,百年之後亦可以留名青史,我都替羊公歡喜的很啊。”
聽到王導的稱讚,畢垣卻是淡眉一挑,嘴巴一歪,道,
“什麼威名,是罵名吧,你看看滿天下的人,那個不知道張方“洛陽屠戶”這個混號,還留名青史,別留下罵名我就歡天喜地了!”
王導眼睛撇著畢垣,眼神裡透露出一種讓畢垣捉摸不定的神彩,畢垣疑問道,
“茂弘,你這是什麼眼神?”
王導哈哈一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