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東漢消亡,裂分三國,魏國重臣司馬昭滅亡蜀漢,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篡魏自立,建立大晉王朝,公元二百八十年,大晉六路大軍齊下江東,一路勢如破竹,僅用時不足四月便滅亡孫吳,統一全國,華夏之土盡歸晉武帝司馬炎。
天下一統國無戰事,百姓休養生息,九州華夏漸復生機,史稱“太康之治”。然吳亡後,司馬炎居功自滿,近佞遠賢,蔽於庸子,羊車望幸,華夏中國剛剛恢復的生氣,似乎又要陷入動盪之中……
太康十一年,公元二百九十年五月,這個季節當是燥熱的夏季,此時卻是天色陰沉,黑雲壓城,突然一陣邪風襲來,只聽“嘩啦啦”幾聲,這妖風竟然把含章殿西南角的一棵千年老樹凌空吹倒,此時正值一幫文武大臣從殿內走出,聞見此景,眾人不禁駭然大驚!
太傅主簿朱振搖頭輕嘆道,
“天令不行,看來近日宮中必有鉅變!此乃天意!”
眾大臣聽到此言,盡皆交頭細言。
突然在朱振的身後,傳來一個聲音!
“中護軍張劭何在!”
眾人不用回頭,只聽這聲若洪鐘,底氣十足的聲音,便知道說話的是朝中重臣,楊駿。
楊駿字文長,東漢太尉楊震之後,前皇后楊豔和現皇后楊芷的父親,在眾大臣進殿之前,楊駿任前將軍,但是在眾大臣出殿之後,楊駿搖身一變,太子太傅,太尉,都督中外諸軍事全加在了楊駿的身上。
此時晉武帝司馬炎已經重病昏迷,不省人事,楊芷皇后偽造詔書,加了楊駿這麼多頭銜,楊駿本來已經是權傾朝野,現在更加肆無忌憚,不與楊駿一黨的大臣是敢怒而不敢言!偽造詔書一事,眾人雖然都是心知肚明,但卻敢怒不敢言!眾人撇了楊駿一眼,各自散去。
片刻,一名身著銀甲的將領小跑過來,跪拜於地,大呼道,
“中護軍張劭聽從前將軍差遣!”
楊駿昂首闊步從內殿走出,言道,
“著你清點一千兵甲,駐守皇城各處據點聽我調令!”
“楊駿!你要幹什麼!”
眾人之中,突然響起一聲驚雷,眾人皆驚,回頭一看,說話的正是大晉第一武將,關內侯,平虜護軍文鴦!
文鴦乃是武帝司馬炎在世的時候所仰仗的重臣,在大晉初始年間,鮮卑反,鮮卑首領樹機能在河西連破胡烈,蘇愉,牽弘,楊欣等封疆大吏,一時間朝野震驚,關鍵時刻文鴦臨危受命,率軍一舉擊敗鮮卑大軍,文鴦之名,從此威震天下!
但是很可惜,文鴦與司馬家族有過節,文鴦年輕的時候年少英發,武藝高強,開始跟隨父親文欽效力於孫吳,司馬炎的叔父司馬師前來討伐,文鴦率百騎夜劫司馬寨,殺的是血流成河,屍橫遍野,勢氣崩催,元氣大傷,司馬師經此一役急火攻心,不幾日暴亡於返京的路上,年僅四十八歲,後來吳國內亂,文欽被殺,文鴦便投了司馬晉,但是這個過節是過不去了,文鴦剛剛破了鮮卑大軍,便被司馬炎明升暗降奪了兵權,做了沒有兵權的將軍,雖然是個空頭將軍,但是文鴦之名,百官莫不傾服。
文鴦性情剛烈,此時他正準備離開,聽聞楊駿調兵,不禁怒從心來,轉身衝楊駿疾步走來,邊走邊罵!
“武帝未薨,你便想要搶班奪權嗎!誰不知道張劭是你侄子!楊駿!你這是謀逆……大逆不道……!”
幾名大臣慌忙攔住文鴦,把罵不絕口的文鴦拉了出去,尚書武茂看著被拉走的文鴦,退到楊駿身後,撇著罵不絕口的文鴦,低聲附耳道,
“太傅,您看要不要……殺了文鴦……”
楊駿輕輕搖了搖頭,輕蔑地說道,
“一個空頭將軍,手裡無半點兵權,我若是殺了他,便是成全了他忠貞的美名,我卻得了一個濫殺忠良的惡名,徒殺無益,留著吧。”
楊駿正準備離開,忽然一位大臣疾步走來,跪在楊駿的腳下,連連磕頭,楊駿低著頭,定睛一看,原是中書監華廙yi四聲)。
此刻華廙一邊給楊駿磕頭,一邊哭訴道,
“太傅,太尉,大將軍,求您把昨晚去中書取的詔書還給我吧,這要是讓別人知道了,可是要殺頭的,求您了……”
楊駿卻是冷眼一撇,徑直下了臺階,走了,理也不理額頭上都磕出血來的華廙,朱振邊走便低聲問道,
“太傅,什麼詔書?”
“哼!”楊駿不屑一顧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