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包姑的心機
這番話聽在眾人耳裡便又咂摸出別的意思來, 都以為是這婦人本來規規矩矩的伺候三皇子妃, 卻因為顧穗兒突然的動作打碎了杯盞。
一時看顧穗兒, 不免心中意外, 想著看她剛才用膳姿態優雅,或許不過是一時的裝樣罷了,其實骨子裡還是那鄉下婦人,倒害得三皇子妃旁的這位婦人捱罵。
其他命婦再看向顧穗兒的眼神就有些意味深長, 到底是鄉野出身,總歸上不得檯面的。
也有些和顧穗兒熟識的,便覺得不對勁,那韓老夫人甚至上前要替顧穗兒說話:“孺妃娘娘剛才安分坐在自己座位, 怎麼可能一抬胳膊就碰到了這位婦人?”
而睿定侯府一眾人等, 心知這必然不是顧穗兒的過錯, 反而不說話,免得讓人以為是幫親,只是從旁靜觀其變。
三皇子妃見此情景, 臉色便不好, 掃了眼身旁的包姑, 斥道:“你毛手毛腳, 竟然還意欲怪到孺妃頭上,還不快跪下給孺妃娘娘磕頭賠罪!”
顧穗兒低頭看了看裙襬上的湯汁,一時有些發懵,她疑惑地看向包姑。
剛才分明是包姑自己把杯盞打碎濺到自己身上,怎麼會怪到自己頭上?
當下便道:“回稟皇后娘娘, 臣妾一直坐在這裡,便是抬起胳膊,又怎麼會碰到這位婦人的杯盞?除非臣妾的胳膊有三尺長,或這位婦人過來將杯盞遞到臣妾身邊,不然便是打死臣妾,臣妾也是做不到的!”
在場眾人一聽,想想也是,紛紛覺得有理,有點甚至還忍不住看了下自己和旁邊座位距離,暗暗比劃了下,都覺得這不可能是顧穗兒乾的。
再看顧穗兒說話間還算沉穩,不免覺得自己到底是誤會了人家,這孺妃娘娘倒是也當得起孺妃兩個字。
皇后坐在鳳椅上,不悅地道:“就這點子小事,何必破了雅興,三皇子妃,你這僕婦去給孺妃賠個不是,再隨著一起去換身衣裙便是!”
三皇子妃聽了,忙恭敬稱是。
一時大家退下殿來,殿上夫人們重新宴席,旁邊鼓樂之聲也開始了,大家就像沒發生過這事兒一般。
三皇子妃拉著顧穗兒,說了幾句賠不是的話:“這包姑,我本想著帶她出來也見見世面,誰知道竟然是個上不得檯面的。”
說著間,對那包姑冷斥道:“還不跪下,給孺妃娘娘磕頭。”
包姑低下頭,跪在地上,情態可憐,滿臉歉疚:“給孺妃娘娘賠罪了,剛才是包姑不好,包姑眼拙,沒看清楚,竟然以為是孺妃娘娘撞壞了杯盞,是包姑錯了。”
這倒是讓顧穗兒略有些過意不去,之前她在大殿上公然汙衊自己,自己馬上辯解,算是指出了她的不是,當時心裡多少是有些惱的,如今看她這樣,便想著她打碎了杯盞未必是故意的,怕是在殿上怕事,這才推脫到自己身上,畢竟自己品階比她高。
這點小錯事兒,放在自己身上不算什麼,放在她身上,足以要了她的命。
如今這般,也就不想計較這個了:“包姑你趕緊起來吧。”
到底是往日一起同住的,有些交情,如今兩個人命運天差地別,她又何必作踐包姑。左右以後包姑是三皇子妃的,和自己沒什麼干係,自己躲著就是了。
包姑低著頭跪在那裡,聽到這話,悄悄地瞥了顧穗兒一眼。
她以前和顧穗兒是一樣的啊,都是在後廚做雜活而已,當時客棧裡的少爺還喜歡她,會偷偷地給她塞好吃的。
她給顧穗兒講少爺的紙和筆,顧穗兒什麼都不懂。
可是現在,輪到她跪在顧穗兒面前了。
不過她還是低頭道;“是,奴婢謹遵孺妃娘娘教誨。”
一時又恭敬地道:“孺妃娘娘,奴婢陪著你過去一起更衣,也好讓奴婢盡心贖罪,要不然三皇子妃說不得回去要責罰奴婢。”
顧穗兒看包姑跪在那裡,滿臉惶恐,想著她如今也不容易,當先便點頭:“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