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草原黑暴 >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烏雲蔽日之國殤(十三)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烏雲蔽日之國殤(十三)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我在北宋吃軟飯 世子橫行天下 大秦:開局忽悠嬴政造反 最高潛伏 新刺客列傳 瘋宋 三國之劉備崛起 大唐逍遙小神醫 冒牌韓信 我大梁太子,絕不登基 水滸之亂世風雲 大秦:開局覆滅十萬匈奴 最強特戰教官 喜羊羊與灰太狼黎明 史上:最強二世祖 我在古代的種田大空間 帶著系統修歷史 大隋生存攻略 三國袁耀傳 醫館笑傳之我就是衙內

崇禎皇帝朱由檢幻想著最後的希望,天『色』漸亮時鳴鐘召集百官上朝。崇禎皇帝朱由檢獨自座在平臺大殿的龍椅中,他苦等了約半個時辰也不見一個文武官員上殿。陷入絕望中的崇禎皇帝朱由檢,帶領百十人太監、內侍拿著長劍闖入後宮。崇禎皇帝先是斬殺了數個嬪妃,來到周皇后的寢宮。朱由檢看著身穿鵝黃『色』衣袍的周皇后,內心有些說不清地茫然。從朱由檢內心上講,這些年來周皇后確實是賢淑恭謹,從未出現過僭越皇后身份的行為。可這一切有什麼用呢,大明都城城破意味著一個國家的滅亡。祖訓有言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既然自己作為皇帝守不住祖宗留下的國都,只能一死麵對大明列祖列宗。朱由檢不敢面對自己的皇后,他轉過頭側臉對周皇后說道“汝乃國母,理當殉國!”

聽到朱由檢如此絕情冰冷的話語,埋藏在周皇后心中多年集聚怨恨在這一刻迸發,她跪地哭拜道“妾身從龍十八年,陛下未曾聽妾一言,乃有今日之禍。陛下命妾死,妾安敢不死。”

說完,周皇后決然起身,解下腰帶站立於圓凳之上自盡身亡。朱由檢臨出門前對著急急趕來的袁貴妃道“汝可隨皇后去!”

袁貴妃『自殺』後,朱由檢領著一幫太監、內侍斬殺沒有『自殺』的嬪妃,並派太監王廉前往懿安張皇后處,督促其自盡。張皇后是天啟皇帝的皇后,對崇禎皇帝登基幫助頗大。當太監王廉來到張皇后居住的慈慶宮之際,他看到一個身份低賤的灑掃內侍正跪在張皇后身邊,數個宮女跪在張皇后身後勸她儘快出宮。看到這兒,太監王廉不由得大怒,他拔出戰刀要砍殺陷張皇后不義的宮女。沒想到跪在張皇后前面的灑掃小內侍站了起來,他擋在王廉身前道“王公公,小子奉華國公指令前來請懿安皇后移駕張家莊避禍。華國公有令,任何阻攔懿安皇后出行之人必將殺其九族。”

儘管這個小內侍話語中帶有童音,內廷太監王廉卻嚇得不輕。熹宗天啟皇帝)過世多年,華國公張平安每年五次派員給懿安皇后請安。太監王廉很清楚內情,華國公對熹宗皇帝是真有感恩之情,破奴城宣慰使司每次派人來請安,必說熹宗皇帝善待華國公才有了破奴軍今日成就。華國公張平安進貢也很實惠,他送給懿安皇后的貢品,除了外藩稀奇之物外就是上數百兩黃金。華國公念舊的個『性』大明上下都知曉,看樣子今天華國公派人要請懿安皇后到張家莊避難。王廉雖然有崇禎皇帝的口諭,這個時候卻有些猶豫不決。太監沒有卵子並不代表他沒有家人,位高權重的太監王廉不但有親人,依附在他身邊的親人更是多達數百人。

這人一旦有了顧忌,面對身份差很多的灑掃內侍,太監王廉也收起了應有地傲慢。他傳達完崇禎皇帝的口諭後轉身就走,一點都不提皇帝讓其監督張皇后自盡一事。王廉深知,大明朝算是徹底完蛋了,今後能坐江山或許是隱藏很深的華國公張平安,這個時刻去得罪睚眥必報的張平安顯然不明智。讓王廉沒想到的是,張皇后謝絕了華國公張平安的好意。她只提了一個請求,就是在其死後將屍骨送回開封老家安葬。懿安皇后張嫣清楚,大明國都被闖賊攻佔,她要是還想提跟熹宗皇帝安葬在一起顯然不可能,臨死前張嫣還請求華國公府善待自己身邊人。崇禎皇帝在處置完內廷的大事後,又有些不甘心就這麼窩囊死去,他帶領數十個身強力壯的太監、內侍出東華門。沒成想他們在此遇到剛剛入城的一小股闖軍,闖軍一看有騎兵來襲立刻放箭。

別看這些內侍騎馬還手拿武器,他們根本就沒有上過戰場,在遭到同等人數的闖軍時頓時『亂』了陣腳。好在太監王承恩還有些戰場經驗,他護著崇禎皇帝轉回東華門內。隨後,朱由檢一行逃到朝陽門作者註明朝時叫齊化門),沒成想駐防在此的成國公朱純臣,任憑崇禎皇帝叫門就是閉門不納。萬般無奈之際,崇禎皇帝他們只能跑到安定門。在這裡守衛的明軍早就不見蹤影,可他們卻將城門牢牢鎖死,一幫傻蛋用刀砍了大門半天也沒損傷粗大的門栓。也就在這時,東面武德衛大街上出現闖軍身影,嚇得他們不得不退回南面內廷火『藥』局。此時,大街上到處是闖軍和『亂』兵,跟在崇禎皇帝身邊的人也是越走越少。當崇禎皇帝朱由檢走到煤山北面,身邊只剩下了太監王承恩一人。朱由檢見狀心如死灰,他不再猶豫解下腰帶。

太監王承恩隨身帶著『毛』筆和硯臺,崇禎皇帝朱由檢脫下藍『色』絲袍在上急書“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隨後,崇禎皇帝選定了一棵歪脖榆樹懸掛腰帶。臨行前朱由檢告訴王承恩,當他掛好之後幫其推動雙腳,成全君王死社稷的遺願。王承恩跪地含淚答應,並對崇禎皇帝行大禮送行。當朱由檢將脖頸套入腰帶的那一刻,他淚流滿面多少不捨縈繞在其心胸。似乎是靈光乍現,朱由檢臨死前突然想起了關外華國公張平安,崇禎皇帝好似看穿了華國公張平安的計謀。怪不得張平安這條狐狼推三阻四不來京城勤王,這一切皆為張平安的謀算。自從破奴軍在廣寧地域斬殺建奴偽皇帝皇太極之後,建奴對大明的威脅也越來越小。當破奴軍主力雲集破奴城之時,流賊闖軍主力根本就不敢靠近山西和直隸。待狐狼張平安大張旗鼓上書朝廷,要全力以赴進攻遼東剿滅建奴,還給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說是要收復朱由檢敕封的遼東封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時朱由檢並未看出狐狼張平安的陰謀詭計,他還傻乎乎地下聖旨表彰華國公勇於進取的精神。隨後,張平安還將破奴軍整體軍事方略上報朝廷,讓人覺得張平安這是他蔑視建奴的雄心,其後破奴軍的戰事也是按照這個方略來進行。時至今日崇禎皇帝才發覺,狡猾的狐狼張平安在這裡挖了多大一個坑。他哪裡是在藐視建奴,簡直是在給闖賊李自成發出進攻京城的號令。稍微有點軍事頭腦的將領,都會從中看出破奴軍主力深陷遼東戰場不會分兵,打了多年惡仗的闖賊李自成能看不出來。什麼收復遼東封地,狐狼張平安這是在向世人表態,他安於現狀闖賊李自成進攻京城他絕不會出兵。結果是,闖賊李自成按照狐狼張平安的投下的誘餌,傾全力攻打京城。看樣子,狐狼張平安把楊漣派到京城也沒安好心,他這是打算狹天子以令諸侯。

想到這兒,崇禎皇帝的『毛』孔頓時炸開,闖賊李自成就是一個蠢貨,他即便是拿下京師也是為狐狼張平安做嫁衣。明白張平安陰謀的崇禎皇帝立刻不打算上吊了,他要將狐狼張平安的陰謀昭告天下。也就在崇禎皇帝朱由檢準備再寫一封聖旨之際,抱住朱由檢雙腳的王承恩,這時把皇帝雙腳向前輕輕一推。被勒住脖頸的朱由檢頓時雙手『亂』抓兩腳狂蹬,他還不想死,朱由檢還有要事沒有交代完。王承恩頭也不抬,一個勁地對著崇禎皇帝磕頭。漸漸失去意識的朱由檢很是不甘心,他臨時前揣測,難道王承恩也是狐狼張平安派在他身邊的細作。王承恩是不是張平安的細作朱由檢很快就知曉答案,因為王承恩也在離崇禎皇帝不遠的地方找了樹杈把自己掛了上去。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以闖軍老營為主力的三十萬闖軍鋪滿了京城。闖王李自成選用軍紀最好的老營入城,考慮的是能快速安定京城人心。佔據皇宮的闖軍很快找到了崇禎皇帝的屍體,李自成下令在京城的所有大明文武官員前來觀看。李自成的用意也很明顯,他需要看看什麼人可以留用。大明的忠臣李自成是沒辦法招降了,這些人在破城當日就舉家殉國,有名可查的官員就達數十人。崇禎皇帝敲鐘召集百官,忠臣都忙著殉國,『奸』臣們則想著投靠新主子。佔大多數的不好不壞的官員們,一個個只想著明哲保身。站立在平臺大殿丹壁之上的李自成,一臉冷笑著臺下大明官員的表演。他下令書吏記下那些失聲痛哭的官員,李自成認為這些官員屬於不可挽救之人。至於面無表情的官員,李自成覺得可以留用。

此時的闖王李自成雖然很想登基稱帝,他這時頭腦還比較清醒,山海關和昌平還有官軍沒有投降,這時稱帝闖軍根基不穩。對於總兵吳襄前來投靠,使得李自成稍稍安心,有了吳襄這個籌碼,他認為山海關數萬明軍會在短時間內前來投靠。有了這個判斷,李自成一面好生安撫吳襄,一邊讓吳襄寫信給吳三桂讓其帶兵前來京城投降。處置完對闖軍威脅最大的山海關明軍,闖王李自成將關注的目光投向西直門外張家莊,他必須要徹底解決這個近在咫尺地現實麻煩。

喜歡草原黑暴請大家收藏:()草原黑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明朝不好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