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青草隨著一次次暴雨清洗,更加鮮嫩。牛羊歡快地啃食被雨水滋潤的牧草。它們為即將來臨的冬天,做著準備。
同樣破奴軍大帥張平安,也再為來臨冬季戰爭做著最後的準備。破奴軍進攻集團除了張黎部、戰車營魯德銀部、鎮奴城黃偉部,留守各自防區外,其他各部都隨張大帥,進入鎮奴城南面草原。
眼見著秋收在即,張平安帶領大軍,朝西面警戒前進。李晨、胡明、黃志、許梁、許鎮、張通、劉衝等部,加上張大帥親兵營約七萬餘戰兵。在楊威一千門移動火炮部隊的配合下,大張旗鼓朝林丹汗駐地進發。
張平安部隊走的不快,主要是他在磨合部隊之間的默契。同時觀察部隊,對新戰法訓練程度。
北方草原草籽漸入金黃,預示秋天的臨近。整個破奴城百姓,陷入收穫的狂歡。今年風調雨順,破奴城又迎來一個大豐收。
當張平安帶部隊,向西走了五百里。蒙古林丹汗駐捕魚兒海貝爾湖)前哨部隊,卻向西撤退了。
隨著破怒軍前進的步伐,草原燃起熊熊火焰。張平安火燒草原計劃正式實施。破怒軍進攻集團,基本上是把部隊分成幾大塊,從北到南形成七百里放火大軍。每燒一塊,就朝破奴城所在的東方,撤離一陣。
碧藍純淨的天空,被黃白色煙霧逐步染成黃黑色。看著自己在大明朝親手製造的p2.5,張平安頗為感慨。為了破奴城的生存,這些汙染就算不了什麼了。
況且這次汙染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破奴城家家戶戶都做了口罩。為蒙古大軍發動火攻提前做了預演。
。。。。。。。。。。。。。。。。。。。
秋收後的張大帥兌現給流民長工們的承諾,按畝產收取了五成糧稅。把流民長工們大部分,安置在他試驗營地,併為他們分配了住房。其實所謂住房就是一家一間房,上層放糧食,下層住人。
張平安之所以這樣做,一是,因為他覺得白磷儲備足夠了;二是,他必須在破奴城和進攻集團之間,必須有一聯絡橋樑,併為支援破奴城做後手準備。同時也為進攻集團,建立隔絕蒙古大軍後方進攻的新防線。
張平安把握流民的心理很準,這些流民一直吃不飽飯,讓他們保衛自己的口糧,會不要命地戰鬥。
所以破奴軍號召流民保衛試驗營地時,這批流民表現出極大的積極性,四萬青壯流民沒有一人退縮,全部加入試驗營地的防禦訓練。龐光也因此成為帶兵最多千總。
於是張大帥把佔地十里,城牆高六丈的試驗營地命名鐵鎖城,用意鎖住咽喉之地。
另外一部分流民安置在破奴城,兩萬青壯加入到破奴城防禦集團。使陳掙的防禦集團力量大增。
這些二線防禦部隊,全部裝備皮甲內附麻甲複合盔甲。所配戰刀、長矛比大明製造的武器精良數倍。
張平安還把匠作坊一分為二,在鐵鎖城設立新匠作坊。在戰時為進攻集團修補武器,提供戰時保障。
。。。。。。。。。。。。。
進攻集團駐地白山指揮所防禦工程,也在夏末進入尾聲。前來進行作戰會議的盧象升,矗立在主峰瞭望兩個輔陣地,看到張大帥親自設計的防禦工程,感到頭皮發緊。
錯落有致的射擊孔,奇怪的六層交叉戰壕,山腳下密密麻麻四尺三角尖刺拒馬,延伸至被削成七十度山脊。山頂火炮陣地也深埋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