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
自明太祖當國以來,這三個字便代表著殺戮和噩夢,錦衣衛執掌監察大權,不曉得多少達官貴族都喪命其手中。
雖說江湖事江湖了,但是俗話說的好,窮修文富習武,能練成一身好武藝的江湖豪傑,哪個不是家底殷實之輩。
在這個時代,家底殷實,只有地主和商人,而這兩種哪一種,都是要與朝廷權貴打交道的。有的甚至派出自家子弟保護朝廷命官的平安,和有些官員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錦衣衛在辦事的時候,不知道多少江湖大豪也被牽連其中,家破族滅,是以在座的江湖群豪,一見到那飛魚服,都是噤若寒蟬,暗自猜測著劉正風和錦衣衛的關係。
那大太監看著一眾豪傑又驚又懼的神情,臉上露出一絲輕蔑的笑,他走到正廳門口,居中一站,尖著嗓子道:“聖旨到,劉正風聽旨!”
那兩排錦衣衛齊刷刷的全都跪伏在地上,一眾江湖豪傑見狀,雖是心有不甘,亦只能跟著跪下。
沒辦法,人都是拖家帶口的,縱然是他們不畏懼皇權,可族人親眷卻沒他們那麼好的武功,再者,朝廷裡面也不是沒高手的。
那大太監見狀,自懷中掏出一卷明黃色的卷軸,展開來唸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據湖南省巡撫奏知,衡山縣庶民劉正風,急公好義,功在桑梓,弓馬嫻熟,才堪大用,著實授參將之職,今後報效朝廷,不負朕望,欽此。”
劉正風又磕頭道:“微臣劉正風謝恩,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那大太監將手中的聖旨遞給了劉正風,笑道:“起來吧,劉參將,想不到雜家竟然有緣分與衡山派高手同殿為臣,日後還望多關照一二啊!”
“小將惶恐,承蒙張公公栽培,小將才有為朝廷報效的一日。”劉正風姿態放的極低,他對左右弟子使了個眼色,那二人立時便奉上了一個包袱。
那張公公示意左右人接過,道了聲謝,隨即又敬了杯酒,這才吩咐左右離開。
群豪暗自在心裡鄙夷劉正風趨炎附勢,甘願做朝廷鷹犬的墮落,而莫元心裡卻是非常奇怪,那來宣旨的宮中太監,剛才竟然一直對他微笑示意,這是什麼意思?
少頃,一眾劉府僕從將酒菜俱都上來,劉正風的弟子端來一個一尺方圓的大金盆來,放在桌前,又令人放了八響大爆竹。
眾人皆知是金盆洗手的正時辰到了,也顧不得吃喝,都凝神看著。
劉正風笑嘻嘻的走了進來,抱拳團團一揖,群豪紛紛起身還禮。
劉正風朗聲道:“諸位英雄好漢,江湖朋友們,各位遠道而來,劉正風實是臉上貼金,感激不盡。各位都是給劉某面子,劉正風得蒙恩師器重,十二歲拜入衡山門下,習武學劍,至今已有四十載光陰,可惜劉正風不成器,未能光大衡山派門楣,實是慚愧的緊。”
群豪雖然沒人說話,都暗暗在心裡好笑,衡山派劉三爺迴風落雁劍威震江湖,他都不成器,在座的豪傑算得了什麼?
劉正風又道:“好在門中有莫師兄主持,劉正風年事已高,體力衰落,難以管這江湖中的是非了。自今日起,劉某金盆洗手,退出江湖,自此武林中的恩怨廝殺,門派爭執,我決不過問,若違此誓,猶如此劍!”
他右手一翻,從袍底抽出長劍,雙手一扳,拍的一聲,將劍鋒扳得斷成兩截,他折斷長劍,順手讓兩截斷劍墮下,嗤嗤兩聲輕響,斷劍插入了青磚之中。
群豪被他顯露的這一手給震住了,心中駭然,劉正風又衝眾人做了個羅圈揖,隨後便挽起衣袖,伸出雙手,朝著金盆中放去。
然而就在此時,門外忽然有人厲喝道:“且慢!”
在這關鍵時刻,竟然有人敢阻止劉正風金盆洗手,群豪一片譁然,紛紛扭頭朝著門口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