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不返鄉,一些事就得親力親為,還有一些事也推脫不得。
從過了小年,慕清秋就諸事纏身,產業賬目、節禮籌備、洗舊迎新,還有朝廷規制上的各種禮節配合等等,把慕清秋忙的陀螺一樣。
年三十,慕清秋隨著命婦們一起進宮面聖,給太后和皇后磕頭。
太后還特意叫慕清秋到跟前,問她養生美顏堂的生意。
慕清秋自然說些喜慶吉利的話,還給太后娘娘送了個會做護理的女孩。
往太后跟前放人,是需要經過層層盤剝的,不過慕清秋的舉動很合太后娘娘的心意,有些環節自然能免則免。
女孩很懂事,不多話、喜歡笑,一笑臉上兩個小酒窩,很乖巧。
跟在太后跟前,沒幾天就討了太后歡喜。
女孩感激慕清秋收留她,教她養活自己的本事,偶爾還在太后跟前說幾句慕清秋的好話,太后對慕清秋的觀感真是蹭蹭往上飆。
給太后送人,皇后那邊當然不能少,至於其餘妃嬪,不用慕清秋開口,皇后自會遮蔽。
眾妃沒脾氣,只能多花銀子,從養生美顏堂買來護膚品,完了自行塗抹養護。
陪義父慕雲騰過了個元宵節,慕清秋便與弟弟們啟程回鄉。
慕清玥也同行,他死而復生,古陽鎮的人至今還沒見到活過來的他。
正月底,眾人抵達古陽鎮,天氣依然很冷,但見到熟悉的人,見到那些關心他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人,慕清秋心裡暖陽高照。
尤其是看到連婆婆花白的頭髮,及臉頰上慈祥的褶紋時,慕清秋有點小自責。
苗爺爺認了牛賢生為義子,有兒萬事足,連婆婆卻是孤家寡人,雖有蘇孝文等人照應,到底少了份親人緣。
連婆婆一向將慕清秋姐弟當親孫,逢年過節,他們卻將老人留下實在不孝了些。
為此,慕清秋試了蘇孝文的口風,期望蘇孝文也能學牛賢生,認連婆婆為義母,這樣就皆大歡喜了。可是她婉轉了半天,說苗爺爺收了牛賢生為義子,如今父子兩關係融洽,說連婆婆要是也能收個如此有孝心的義子就好了。
蘇孝文終於聽明白慕清秋的意思後,不由輕笑,他說:“秋兒放心,你有什麼事就大膽的去做,我們會好好照顧連嬸的。”
沒能促成義母義子一家親,慕清秋有些失望,可見到連婆婆和苗爺爺老朋友一般和睦的相處時,來了新主意。
慕清秋找來牛賢生和蘇孝文,將自己的意思說出來,嚇了兩人一跳,連婆婆和苗爺爺都那麼大年紀了,還能過到一起去?這太匪夷所思了。
不過慕清秋說的有道理:“人到暮年,兒女們有了自己的另一半,元件了新的家庭,留下老人難免孤寂,苗爺爺和連婆婆都是沒兒沒女的人,兩位老人暮年作伴,挺好。
蘇孝文和牛賢生聽了慕清秋的感慨,暗暗點頭。
回想起來,連婆婆和苗爺爺的相處,確實很融洽,沒有亂七八糟的東西,卻有相濡以沫般的親厚。
幾人商量好,將提議說給了兩位老人,苗爺爺老臉發紅,連婆婆倒是爽快,幾乎沒怎麼猶豫,就同意了。
眾人給兩位老人籌辦婚禮,熱熱鬧鬧的將家裡前些日子的悲傷掃去大半。
慕清秋去別莊見了慕楊氏,慕楊氏不再痴傻,但沒人細心照管,老太太形容邋遢,要不是有人日|日給送飯,怕是早就餓死了。
面對慕楊氏,慕清秋真心不知道說什麼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