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清秋的初衷是讓大家都嚐嚐,沒想到成了添福,一串都是福。
慕清秋無奈之餘,只能感嘆一聲,這年頭人們對神明的信仰簡直高的離譜。
在此期間,善堂出品的燈籠,街面上出現了仿品,仿版蓮花燈做的有些皺巴,別的燈籠,刨除上面的添畫,倒也像樣。
賣家多,類似的東西也多,出了一起找上善堂要求退貨的事件後,慕清秋乾脆讓人在自家燈籠上加了善堂的徽記。
有了善堂徽記,再無人上門鬧事,古陽鎮的人甚至以買善堂燈籠為豪。
好像買善堂的燈籠,他們就結善緣,跟菩薩沾關係,鬧的善堂的燈籠生意節節攀高。
那些來買燈籠的人,付了錢之後,多半還會念叨一句:‘阿彌陀佛’之類的話。
到了初八,蘇孝文找來大柱,又點了幾個人,打算把做好的燈籠分點出來,拿去縣上賣。
提起臥龍縣,不免想起【美味】糕點鋪,年前送來的賬本與收益,讓慕清秋驚訝了好久,她知道【美味】糕點鋪生意會好,卻沒想到會好到那種程度。
九月中開業,到年底三個半月,竟然有一千多兩的純收益。
那麼小個店鋪,簡直跟拿個筢子刨錢的一樣。
唯一遺憾的是,耳目擺出去了,卻依然沒打聽到姐姐慕清夏的訊息。
慕清秋想了想,說:“乾脆在縣裡再買所宅子,均幾個人過去做燈籠,現買材料現做燈籠,省的路上折騰,還省錢。”燈籠佔地大,從古陽鎮往臥龍縣送,確實耗費大了些。
說到省錢,蘇孝文心中感嘆,原來慕清秋也知道省錢啊?真是難道啊!
不過說起來也是,錢花在該花的地方,破費點心裡也舒坦。
決定後,蘇孝文乾脆與大柱幾人一起,從古陽鎮採買了些製作燈籠的材料,又帶了百十個燈籠去臥龍縣。
到了縣裡,先去【美味】糕點鋪落腳,隨後將帶來的人做了分派,兩個人上街擺攤賣燈籠,其餘的暫時在【美味】糕點鋪後院做燈籠,而蘇孝文,經馬雲春聯絡,找了縣裡的牙儈,張羅著買宅子。
有熟人好辦事,半個時辰後,宅子就辦了過戶,位置在縣東郊,是個五進的宅子,門口是街道,地界敞亮,院子裡也十分寬敞,聽說原住家的老爺中了進士,閤家搬去赴任。
這種有好兆頭的宅子,賣價偏高,不過【美味】糕點鋪的人買宅子,價格愣是給便宜了接近一成。
有了宅子,與蘇孝文同來的人又浩浩蕩蕩的搬至新宅子,他們個個喜笑顏開,心裡別提多樂和了。
他們在縣裡做燈籠,要過了元宵節才回古陽鎮。
元宵節前後,從十四到十六,縣裡有社火有燈會,非常熱鬧,他們啥時候想過有朝一日還能看到那麼大的熱鬧,此次能被點名過來,心裡自然高興。
、、、、、
正月十三,李正理派人過來找慕清秋,說是十四打算去縣裡看社火,邀請慕清秋姐弟一同前往。
慕清秋一聽,眉頭一挑,她原本就有打算,有人搭伴,正好。
約好了時間,慕清秋開始收拾,慕清陽興奮的像小兔子一樣蹦啊蹦,琴悅摸摸腦袋搞不明白,慕清陽在高興啥?
慕清秋見了又是無奈,又是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