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溢滿心田,讓人禁不住心頭蹦出‘盛世’二字的感覺。
那種想要融入其中,感受幸福的感覺,讓胡途和夫人柳氏紛紛震驚。
古陽鎮善堂,收留難民乞丐,這些人原本該是身份低微,該是充滿自卑,該是面對縣丞大人本能畏懼。
可是沒有,胡途以為的情況,一樣都沒發生。
整個善堂裡,所有人都很自然,他們面見臥龍縣的縣丞,表現出來的,有敬重,卻沒有絲毫萎縮。
胡夫人柳氏突然想起月許前,臥龍縣新開的那家【美味】糕點鋪,想起那個七歲的丫頭,忍不住眼眸發亮,善堂真是那個丫頭一手創辦?真是個不簡單的丫頭啊!
七歲之齡就能做到如此,想必日後作為必定極大,想了想,之前與之相處時並沒有什麼失禮之處,胡夫人臉上的笑意漸漸放大,是要好好相處才是。
蘇孝文引人在善堂各處看了看,所到之處,無論是做活兒的大人,還是玩鬧的孩子,到處安樂和諧,區區一個鎮子上破落了十幾年的老宅子裡,竟有如此景象。
想到此處是在自己的轄區,胡途心裡也跟著樂呵,好像製造這派盛世景象的是他一般。
當然,胡途雖然有時候迷糊,卻不是真糊塗。
他如此想,都是善堂眾人看似無意的吹捧造成的,因為善堂裡的人見了胡途,除了問好,還不停的誇讚古陽鎮民風好,他們遇到了貴人,胡大人管理的好等等,說的胡途本就飄忽的心,越發自豪的盪漾。
善堂眾人口中的貴人,自然說的是慕清秋。
可加上後面‘胡大人好’的話,胡途就覺得他們口中的‘貴人’是指他,真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蘇孝文看在眼裡,笑眯眯的並不點破。
其實早在幾個月前,眼見善堂一天天壯大起來時,他就給眾人說過,往後但凡有地方官員造訪,一定要把功勞歸給官員,儘量不要提慕清秋,慕清秋在他們心裡是菩薩,卻不能在聲勢上壓過官員。
畢竟人心難料,如果來訪官員心生妒恨,容不下聲勢蓋過他的存在,那豈不是將慕清秋推入危險境地?
也多虧了蘇孝文打的預防針,又有連婆婆壓場,胡途的造訪並沒有引來不好的徵兆。
從善堂出來,胡途夫婦忍不住湊到小吃攤邊看,既好奇又親民。
有些實在的攤鋪主,竟拿了自家攤位上的東西,給胡途夫婦吃。
實在人不是別人,正是張大成,他不知道今兒來的是縣太爺,只看著是蘇孝文陪著,衣著光鮮,臉上沒有半點嫌棄,就好心的拿了剛烤出來的新鮮紅薯,想給人嚐嚐。
烤紅薯這東西在古陽鎮人的眼裡,是帶著福澤的,而張大成無意之舉,被理事說成了福澤所致,惹的胡途心裡樂呵的不得了。
十月下旬,雖然溫度還沒有降到零度,但已經很冷,正好吃塊帶著福澤又熱乎的烤紅薯,真是往心窩裡熨帖。
沿著街上的熱鬧,木匠鋪子、制瓷鋪子、鐵匠鋪、包子鋪,以及醫館,無論什麼買賣,都透著濃濃的和諧氣息。
經過一家成衣店的時候,胡途夫婦被成衣店門口的木頭人惹了眼球。
胡途詫異,這是什麼?木頭人穿著衣服立在門口?看家鎮宅?太兒戲了,又不是貔貅麒麟雄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