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頭或許有生意人的長遠目光,可是說到底,慕清秋沒有受到傷害,且獲利了,大大的獲得了利潤。
甚至整個竹山村,家長裡短的有,瞧人熱鬧的也有,卻大都不會對他們姐弟落井下石。
由此可見,天昭國,至少竹山村的民風,很好。
慕清秋並不知道,很多年前,竹山村並不如現在這般安穩。
要從袁方南接任理正一職開始說起,袁方南是秀才舉人爹,秀才舉人那是能跟大官說上話的,竹山村誰敢使壞?一旦惹袁方南不高興,舉人兒子將其扭去送官,到時候連哭的地方都沒有。
村人們不懂官道,越是不懂越是懼怕,對於那種平頭百姓觸及不到的力量,無形中制約著村人的言行。
況且竹山村的村民世代居住於此,沒啥大的見識,不懂的勾心鬥角。
雖然性格各有特色,但本質都是好的,都是由著本心處事,又有袁方南那般身份特殊的存在制約,漸漸的,竹山村便成了如今這般淳樸的山村摸樣。
慕清秋是幸運的,她重生在竹山村,雖然自身處境實在不咋地,大環境卻是好的。
至於古陽鎮接觸到的那幾位。
李正理正是逗孫子的年紀,見到比孫子還小,聰明伶俐摸樣可愛的孩子,心裡自然有幾分好感。
他買慕清秋的糕點,有對小攤主的好感,更多的卻是糕點本身的價值,對於李正理來說,他只是花錢買了好吃的糕點,而已。
只是偏巧李正理無數次買糕點的一次,碰上慕清秋的開張生意。
於是,便有了後續的結識。
鮮味齋的趙德柱,香酥苑的及富王春蘭,這幾位都是生意場上混的,他們眼光深遠,在他們看來,未必是在幫慕清秋,他們只是放長線而已,只是利益共享,而已。
慕清秋有些自嘲的嘆口氣,想她前世何等警覺,沒想到短短兩個多月的安穩日子,竟連人性有善惡,相處有利益的道理都拋去腦後去了。
與人相處,不論是出於真心還是存著目的,慕清秋並不介意,人與人相處本就如此,或是利益、或是情感的共享罷了,一旦沒了可共享的東西,那也到了該分道揚鑣的時候。
王鳳嬌的存在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慕清秋相信,有一個王鳳嬌勢必會有兩個、有三個,甚至更多,只是她運氣好至今只碰到一個而已。
她一個人倒不擔心,但她有弟弟,她是弟弟的天,她必須驚醒起來,保護好弟弟也避免自己受到傷害。
想起王鳳嬌,慕清秋真心有點不耐煩,她今天把王鳳嬌打出去了,可明天、後天、大後天呢?王鳳嬌那樣不長記性的,恐怕不會這麼快善罷甘休。
看來,接下來恐怕要煩上一陣子了。
還有王鳳嬌的幾個兒女,尤其是慕瑤兒,那眼中藏了刀子似的,要是眼刀能殺人,慕清秋覺得自己早已經被凌遲處死了。
慕清秋捏捏鬢角,慕瑤兒比王鳳嬌心思大,包括慕清元慕清寶在內,恐怕都被慕瑤兒牽著鼻子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