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自家的好日子,羅氏這心裡,就跟捂了暖壺似的,直暖到心窩裡,又是高興又是感慨。
她家的繡活,如今在古陽鎮已小有名氣,家裡的存量都不夠賣。
羅氏心裡清楚,這都是慕清秋給的點子好。
不僅給她的繡活添了好些名目,還教她新繡法。
也不知道丫頭哪裡認來的字,添在繡活上跟花兒一樣,既好看又上檔次。
而慕清秋教她的新繡法,更是讓羅氏驚歎不已。
羅氏以為新繡法是慕清秋小時候見蘇秀雲繡過的,以為是她不知道的流派,雖是驚歎卻並沒多想,畢竟在羅氏眼裡,蘇秀雲是最靈秀的人,蘇秀雲出精品不稀奇。
說起新繡法,羅氏滿心窩都是笑,慕清秋說那叫刨花繡,繡出來的東西,活靈活現,好看的很。
刨花繡的繡法很獨特,要將繡好的活兒用刀子割,無數線頭立起來再經過修剪後,就會形成十分立體的效果。
羅氏初見時嚇了一跳,眼看著好好的繡活被剪心疼壞了,或許是不忍心指責,又或許是出於本能的信任,愣是忍著沒說話,幸虧沒制止,才見識到置死地而後生的新繡法。
如今刨花繡已經是羅氏繡活的標籤了,鎮上那些大戶人家都跟她下訂,連鎮上繡坊都請她去做工,開出的工錢十分優厚。
有固定收入可拿,羅氏有點猶豫,還是慕清秋主意正,讓她推辭。
羅氏現在明白了,慕清秋說的有理,物以稀為貴,再好的繡法,一旦人人皆知,人人會繡,還有什麼稀罕可言?
要的就是這份獨一無二,絕無僅有。
想起自家如今的好日子,羅氏心情極好,她這跟著沾光的都過上了好日子,何況是慕清秋自己,瞧瞧這新起的房子,既寬敞又明亮,看著就窩心。
慕清秋起初打算起房子的時候,羅氏還想著幫忙攢錢呢!結果慕清秋壓根不差錢,房子蓋好,屋裡的傢俱一應俱全,啥都不缺。
羅氏過來是送新做的油餅子的,放下油餅子就回去了。
煎油餅子還熱乎著,慕清秋開鍋熬了兩荷包蛋,和弟弟香噴噴的吃了個早飯。
開鍋開的不是灶膛火,是爐子,說起爐子,慕清秋相當自豪。
天昭國沒有爐子,富貴人家到冬天用的都是炭火盆,即使皇家也不能免俗。
開始起房子時,慕清秋就特懷念前世的暖氣,交暖氣費統一供暖什麼的恐怕就是做夢都難夢到,想來想去,前世有些民宅自家燒的土暖氣倒是可以借鑑一下。
慕清秋是個行動派,有想法立馬付諸行動,用來供暖的流水管道費了好大勁兒才讓鐵匠鋪打造出來,最關鍵的爐子卻把慕清秋給難住了。
爐子的關鍵是爐膛,爐膛的保溫性直接決定了爐子的品質,慕清秋前世見過爐子卻沒用過,更不可能知道爐膛是怎麼造出來的。
一籌莫展之際突然靈機一動,想到一種可能,那幾日工匠們蓋房,慕清秋就自己鼓搗著造爐子。
先磨細土,加水和泥做出泥膛胎,然後放進烤箱裡烤。
一遍一遍,各種硬度的泥膛胎,又添上各種不同粘性韌度高的材質,不停的反覆嘗試,她如此做,完全是想起前世的燒窯工藝,想著爐膛應該就是燒製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