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顏良文丑二人,正在向冀州牧皇甫嵩彙報情況。
在常山的攔截行動徹底失敗,而且常山趙家還受到了弘農楊家和其他家族的聯合庇護。
“這些世家子弟,偏偏要講什麼風度,先禮後兵,徒誤軍國大事!”
皇甫嵩原本想著自己不是冀州本地人,擅自動常山趙家,可能會引起其他世家的不滿,這才藉助審家田家的力量,讓他們冀州本地世家之間自己解決。
卻沒想到,趙家也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主,竟然直接找到弘農楊氏,破了汝南袁氏的封鎖。
“牧守,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兵馬不必遣散,進駐井陘山口,我已經收到密報,太原有人在反抗黃巾,我們也給他們一點壓力,你們二人倶帶本部人馬,合一千人,只對壘不攻取,威懾井陘黃巾,牽制叛賊兵力。”
“是!”
顏良文丑二人抱拳離去,帶著本部,兩曲人馬,返回常山。
在他二人走後,皇甫嵩才悠悠長嘆,“冀州剛復,不堪徵用,只能等來年再行征伐了,希望太原內部能夠成功吧。”
沒過多久,洛陽方面對太原的行動回信,也到達了皇甫嵩的案頭。
“陛下在楊司徒的勸說下,堅定決心,要繼續攻擊太原黃巾,任命朱儁和丁原北上攻擊太原?”
丁原是泰山人,皇甫嵩對他不熟,但朱儁,他倆曾在豫州潁川郡共同作戰過,還是有些瞭解的。
對朱儁一貫的作戰風格,皇甫嵩是不怎麼喜歡的,朱儁這個人有點類似段熲,對叛軍毫不留情,而皇甫嵩的風格更像自己的叔父,也就是皇甫規,剿撫並行。
在擊敗豫州黃巾時,皇甫嵩,王允,以及朱儁,他們三個是那時候的主要長官,皇甫嵩和王允都是主張勸降,只有朱儁主張趕盡殺絕。
最後二比一,勸降的方略確定下來,十數萬豫州黃巾一舉投降,確認了他的戰略選擇是正確的。
包括他後來擊破兗州黃巾也還是這個思路,直到冀州黃巾的寧死不降。
朱儁的才能,皇甫嵩是認可的,但正常情況下,按照他的作戰風格,對上寧死不降的黃巾餘部,正面作戰,恐怕只會重演當初敗於波才的慘劇。
不過此時,太原正處於內亂之中,朱儁再上去添一把火,說不定能成功。
皇甫嵩想到這裡,緊急寫了一封信叫人送去,之後自己也翻出舊戎裝,從容換裝。
轉瞬間,他的形象,從一州牧守轉變為一方大將。
……
河內郡,破賊中郎將朱儁,收到了一封信,一封來自冀州牧皇甫嵩的信。
副將有些擔心地問道:“將軍,您看這封信已經看了半個時辰了,是有什麼問題嗎?”
聽到副將的詢問,朱儁才從各種繁雜的念頭中回過神,抬眼停頓一刻,放下這封信件,背手在營帳中走動,一副無法決斷的樣子。
“我們派去太原內部探查軍情的斥候,有人回來了嗎?”
副將恭敬答道:“還沒有。”
朱儁煩躁地搖了搖頭,“皇甫嵩說,他有密報,太原北部,有豪強大族在發起對黃巾賊的反抗,叫我不要再浪費時間在河內募兵,現在手頭上有多少兵帶多少兵,直接北上攻擊太原南大門,陽邑。”
“他還說,他會帶精銳進駐常山,和太原黃巾在井陘山對壘,大張旗鼓,迷惑黃巾,讓張燕以為他那邊才是主攻方向,而我們就可以偃旗息鼓,快速進軍上黨,直撲陽邑,和內部義軍南北呼應。”
副將聽得連連點頭,“如果真如皇甫牧守所言,末將以為此戰略再好不過,內有義軍抵抗,外有我部突襲,還有皇甫牧守牽制,我軍必能大勝而歸!”
朱儁卻沒他這麼樂觀,緩緩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