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從黃巾小兵開始 > 第一百二十六章 何謂民心(一)

第一百二十六章 何謂民心(一)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我在北宋吃軟飯 世子橫行天下 大秦:開局忽悠嬴政造反 最高潛伏 新刺客列傳 瘋宋 三國之劉備崛起 大唐逍遙小神醫 冒牌韓信 我大梁太子,絕不登基 水滸之亂世風雲 大秦:開局覆滅十萬匈奴 最強特戰教官 喜羊羊與灰太狼黎明 史上:最強二世祖 我在古代的種田大空間 帶著系統修歷史 大隋生存攻略 三國袁耀傳 醫館笑傳之我就是衙內

自古以來,農民起義,無非就是八個字,稅賦劇增,徭役甚眾。

但是生活在後世的現代人眼中,這八個字,只剩下了一個字,稅。

為什麼?因為人總是以自身的社會地位,自身所處的社會環境,去推測上位者或者下位者,去推演過去和未來。

就好像一個大家後世都知道的網路段子,皇帝的金鋤頭,說是古代有兩個老農民暢想皇帝的奢華生活,一個說:“我想皇帝肯定天天吃白麵膜吃到飽!”另一個說:“不止不止,我想皇帝肯定下地都用的金鋤頭!”

這句話說的是窮人不知道富人的真實生活,貧窮限制了他們的想象力,總被人嘲笑底層人的無知。

但是反過來,這句話也是成立的,皇帝同樣不知道底下人到底過得有多苦,他能想到的,也不過是被關在一間小屋子裡,沒有人來服侍,每天只能吃同一樣東西不能換。

比如晉惠帝司馬衷,有一年鬧饑荒,下面人報告說老百姓沒飯吃,到處都有餓死的人,晉惠帝司馬衷卻對報告人說:“沒有飯吃,他們為什麼不吃肉粥呢?”報告的人無言以對。

在皇帝的腦子裡,似乎飯和肉粥是並列的,沒有飯可以吃了,那就吃肉粥,沒有絲毫不對。

當然,晉惠帝本人其實是個公認的傻子,官方認證的,朝廷鹹知不堪政事。說出這種話來,可能更多地來源於他的智商問題。

但生活在後世翻天覆地的新未來中,作為現代化社會的一員,張燕的思想也和晉惠帝一樣,犯了同樣的毛病。

他曾經認為,農民起義無非就是田稅高了,只要把田稅降下去,就能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五穀豐登,萬國來朝。

直到他剛剛穿過來的時候,依舊是這種想法,但是經過這些時間的觀察,透過和黃邵張角他們的交談。

他逐漸得出了一個結論,田稅,從來都是偏低的,不能再低了。

漢代吸取了暴秦二世而亡的經驗教訓,法令寬仁,休養生息,田稅在正常情況下都是三十稅一。

這麼說不太直觀,換成現代百分比,就是說田稅只有3.33,哪怕最重的十稅一,也不過是10。

而近現代,建國初期,我國的農業稅平均稅率是15,介於七稅一和六稅一之間。

孰輕孰重?

尤其是在兩千年前的漢代,生產力非常不發達,商業才剛剛起步,工業基本沒有,佔國家稅收財政大頭的農業稅,竟然只有3。最高不超過10。

各位手頭如果有發票,就可以發現,3這個稅率,真的已經很低了。

再低,就只有我國之後的全面取消徵收農業稅,即,農無稅。

而我國之後之所以能取消農業稅,是因為工商業的極大發展,靠著這些稅收,才能有底氣喊出:“農無稅!”

而在喊出這句話之前,我國農業稅的實際稅率也不過就是降到了3的水平而已。

有後世的工具,化肥支撐,農業產量極巨擴大的近現代農民,他們承受的田稅,也就是從15慢慢降回到漢代的三十稅一。

而兩千年前的漢代,生產力如此不發達,糧食匱缺的朝代,卻在長時間執行這種低田稅的國策,人心思漢,不是空穴來風。

那麼,這就引出了另一個問題,既然田稅很低,為什麼還要造反?

這就牽扯到另一個問題了,賦,稅賦稅賦,稅是稅,賦是賦。

稅專指田稅,而賦的主要來源,是口賦,俗稱人頭稅,這個倒還好,比較固定,一人出二十三錢。

還有一種東西叫算賦,這個東西就沒個定數了,而且最重要的是沒有固定的名目。

有一點類似現代的活動團建經費,只要上面規定了要籌措哪一項活動,所有人平攤出經費。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